好人好事事迹材料30字(好人好事小例子30字)

2025-02-1503:50:47生活经验0

武天富:非遗传承人的水豆豉传奇

初次邂逅武天富,他的个头虽不显高,但眉宇间流露出的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与对新兴事物的敏锐洞察。自14岁跟随长辈学习制作水豆豉以来,他将满腔热情倾注于这项古老工艺的改良与推广之中,并荣获了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州水豆豉传统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从贫困少年到非遗传承人:

武天富的传奇人生

在1979年家境贫寒的背景下,年仅14岁的武天富便辍学加入父母的水豆豉作坊,成为一名稚嫩的工人。在严寒中,他忍着手上的冻疮淘洗豆子,而那冻疮直至春暖花开也未曾痊愈。他用菜刀亲手剁制辣椒与生姜,辣味深入肌肤,一旦受热便难当。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他仅第一年就换掉了五把菜刀。提及过往岁月,他淡然地描述:“那时生活虽简朴,但一碗红苕稀饭配以几粒水豆豉,便是难得的‘山珍海味’。”

从家庭小作坊到现代化企业:武天富让泸州水豆豉焕发新生。他以古法灭菌秘方成功申请了水豆豉灭菌技术专利,将这道传统美食推向了更高的舞台。产品种类从单一的水豆豉扩展至如今的豆瓣、豆腐乳、粉条等百余种。销售渠道也从走街串巷的传统方式转变为国内外展销会的精彩展示。市场范围更从国内拓展至海外市场,如缅甸、越南、迪拜等地。

由小作坊主到共富先锋:

武天富的公益之路

他秉持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理念,随着天富调味品厂的壮大,解决了周边群众的就业问题。他不仅关注个人成功,更追求引领更多人共同富裕。通过优先采购本地优质原材料,如小黄豆、生姜、二荆条等,既保证了产品风味,又助力了农民销售。在脱贫攻坚战中,他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帮扶工作。与普格县贫困户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姜种子并以高于市场价收购生姜。近年来,他还慷慨解囊,捐资修建道路,累计捐物达60万元。

从初中辍学到教育资助者:

武天富的教子之道与助学之旅

尽管自己初中未毕业,他却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无论创业之路多么艰难,他从未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在他的悉心培养下,儿子以优异成绩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并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与先进理念。除了儿子外,他还资助了12名困难大学生圆梦大学。例如刘浩同学,因新冠影响家庭陷入困境时,武天富伸出援手承诺每年资助12000元直至其完成学业。这样的资助行为也激发了刘浩的学习动力与报国之志。

武天富深知自己经历的价值和意义,“因为淋过雨,所以更想为别人撑伞”。他用一生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如今仍致力于传承和发扬泸州水豆豉传统制作技艺、带动更多人实现共同富裕以及资助更多困难学子圆梦。他的故事如醇香的水豆豉般越品越有味、越嚼越香。

(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街道的故事在这里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