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的:
目标一:增进幼儿对正确洗手方法的掌握,并理解洗手的重要性。
目标二:倡导并培养幼儿养成用肥皂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目标三: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清洁习惯,并鼓励其与同伴分享个人卫生心得。
目标四:在活动中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其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一:确保幼儿已会《洗手歌》作为活动引导。
准备二:准备六只大盆,充足的肥皂以及每人一条擦手毛巾。
活动流程:
一、以《洗手歌》为导入,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与幼儿边说儿歌边作动作,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
二、解析洗手的好处。
一环节:教师提出疑问,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要经常洗手。
二环节:邀请幼儿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与理解。
三环节:教师总结并补充,强调洗手能够除脏、除菌、预防疾病等重要作用。
三、探索正确的洗手方法。
一环节:教师提问,怎样洗手才是正确的?
二环节:让幼儿自行洗手,并相互观察、体验,发现洗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环节: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共同探讨正确的洗手方法。
四环节:教师总结并示范正确的洗手步骤,包括卷袖、湿润、涂抹肥皂、搓洗、冲洗和擦干等步骤。
四、开展“谁洗得最干净”的竞赛。
一环节:幼儿分小组到盥洗室洗手,使用正确的洗手方法。
二环节:教师观察并表扬洗得正确干净的幼儿,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洗法。
活动反思:
反思一:通过活动,幼儿对肥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些之前不愿擦肥皂的幼儿现在喜欢上了擦肥皂。
反思二:在玩肥皂的过程中,幼儿的探索欲望被激发,他们发现了肥皂的许多小秘密,如能溶在水里、有的有香味、有的有味等。通过自主探索,幼儿了解了肥皂的用途,并学会了如何正确地用肥皂洗手。
反思三:在活动中,个别幼儿过于专注于玩具而忽略了探索肥皂的小秘密。对此,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幼儿回归探索主题。
反思四: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活动中应强调不要把水弄到衣服上或地面上,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