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述说:
时值现当代文学巨匠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特此集结了一系列的回忆文章。本期“岁月回忆”特别邀请了巴金先生曾经的同事、亲密的友人、学者研究者以及忠实的读者等,共同缅怀巴金先生的风范,感受他深沉的人文关怀。
在1992年的杭州之行中,夏衍先生在探亲之余专程拜访了巴金先生,并在创作之家里与巴金及其女儿沈宁共聚。夏公回忆道:“我与冰心大姐同为1900年出生,她比我早出生26天,当时冰心大姐正在家中欢度92岁的寿辰。”而巴金先生也热情地参与其中,与众人一同为冰心祝寿。
冰心因健康原因未能亲自前往,但她寄来了精心准备的礼物及一封简短的书信给巴金,信中写道:
巴金老弟亲启:
我送上两盒礼物,一盒是餐具,专程赠予你;另一盒是六双筷子,为小林、小棠两家所备。家宴之时,切勿忘我。虽无法亲至西湖,心中甚是惋惜。
——大姐
1990年9月27日
冰心对巴金的生日也了如指掌。1993年巴金90岁生日时,全国政协发来贺词,随后冰心亦致电巴金,二人书信往来频繁。巴金的《随想录》线装本出版,函套正面书写着“冰心题”。冰心每篇必读,情到深处便抄录下来。
在《读巴金》一文中,冰心流着泪写下真实感受,而巴金也在书的第一卷扉页上回复道:
冰心大姐雅鉴:
感谢您的信与珍贵的题字。新书已印制完成,见到您的字仿佛见到您本人,我深感欣慰。特此托人转交一套给您,请您接受我的谢意,分享我的喜悦。
——巴金
1993年11月
通过袁鹰的传递,冰心收到了书并回复道:
巴金老弟亲收:
袁鹰送来了你那套鲜红的书及题字,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我深感分享了你的喜悦。
家中一切安好,只是吴青不在,显得冷清许多。我住了一个月医院,身体似乎有些虚弱,是医生们太过呵护了。
祝你长寿健康!
——冰心
1993年11月20日
冰心不仅以书信表达情谊,更以实际行动庆贺巴金的生日。她特别置办了一个红玫瑰大花篮,并解释说玫瑰不仅有颜色还有刺,象征着风骨。她认为巴金敢于讲真话,是个有风骨的人。
1999年,当冰心离世的消息传至巴金耳中时,大家为了不让他过于悲伤而隐瞒了消息。巴金午睡醒来后仍执意要给冰心打电话。那一刻,冰心亲属正护送她的骨灰回家。是否是心灵的感应?无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阿伟 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