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风筝的过程(做风筝的步骤简写20字)

2025-02-1506:15:21综合资讯0

钱江·小时新闻记者 陈素萍

“诗句中的灵动之物,朋友们猜猜,这又是何物之影?” 同学们围坐一起,猜着谜一般的诗句,欢声笑语中,或许正描绘着春天的轮廓。

答案揭晓——是风筝。

随着春风拂面,杨柳依依,放风筝成为了杭城的最爱活动。看着风筝在蓝天白云间自由翱翔,不禁让人回想起,这个看似简单的玩具背后,实则蕴藏着不少的科学知识和技巧。

说起风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真正了解过风筝的制作工艺?这次,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夏衍初级中学的科技辅导员彭乾水老师,为大家详细解读风筝的奥妙。

“小小风筝藏乾坤。”这句话一点也不假。风筝不仅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更是科技与艺术的结。

风筝的图案多种多样,形态栩栩如生。从燕子、蝴蝶到福字、扇子,每一款风筝都承载着人们的想象与创意。但想要成功制作一只风筝,可并不容易。这其中涉及到扎、糊、绘、放四艺,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手艺人的匠心独运。

风筝能够在天空中飞翔,讲究的不仅仅是艺术,更是科学。曹雪芹在《南鹞北鸢考公志》中记载的传统风筝制作工艺,强调了风力、提线等关键因素。而放风筝的学问更是深奥,需要研究大气流向,根据风力调整提线角度。

历史上,风筝还曾被赋予了更伟大的使命。它不仅是一种民间工艺品和玩具,更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比如,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受到风筝的启发,最终研制出飞机。

那么,风筝为何能在空中飞翔?这其中又有什么科学原理呢?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但风筝却能在风的助力下飞翔。这其中的关键在于风筝的提线和空气的相互作用。

设想两个场景:月球上和无风的情况下,风筝是否能起飞?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风是风筝起飞的关键。在风的推动下,风筝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使得风筝得以飞翔。

放风筝时,还需要注意安全。比如选择合适的场地,避开高压线等危险区域。因为一根细细的风筝线,虽然看似无害,但在特定情况下,却可能成为伤人的“利器”。

还要特别提醒大家,在高压线附近是禁止放风筝的。因为风筝线可能会成为导体或半导体,一旦搭上高压电线,极易引发线路短路,导致严重后果。

留个小问题给大家思考:“风筝断(脱)了线后会是怎么样的状态?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