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芯科技,作为国内芯片产业的一颗璀璨明星,见证了我国芯片行业的飞速发展。早在过去,他们推出了如LC1860芯片和LC1881芯片等重要产品。
尽管这两款芯片平台可能对大众来说较为陌生,但其中LC1860芯片的授权故事却颇具传奇色彩。它被联芯以1.03的授权费转让给了小米旗下的松果芯片公司,为小米的澎湃S1芯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澎湃S1问世时,由于其以LC1860为基底,许多研发人员正是来自联芯的精英团队,故有人疑虑这是否是小米自主研发的成果。但通过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松果芯片公司与小米与联芯的共同投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这款芯片成为了双方合作的结晶。
至于为何我们未曾见到澎湃S2的诞生,背后或许与联芯及其母公司大唐电信的发展轨迹有关。如今,虽然联芯已从手机芯片业务中退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光辉历程的终结。
小米在后续的发展中,与南芯合作推出了澎湃P1充电控制芯片,其技术难度虽不及SOC那样复杂,但在控制充电方面却有着卓越的表现。小米还推出了一款影像芯片——澎湃C1,它被巧妙地应用在小米的首款折叠屏手机MIX Fold上,显著提升了拍照效果。
近期,大唐电信将LC1860和LC1881相关的配套资产与技术转让给了宸芯科技,交易金额高达3364.60万元。这一举动标志着联芯在市场中的角色转变,虽然退出了手机芯片业务,但其在芯片领域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在2017年,联芯与多家企业联手创立了瓴盛科技。这家公司肩负着承接高通在市场的低端手机芯片业务。这可以说是联芯从芯片研发者的身份转变为芯片销售者的一个重要步骤。尽管高通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但其他厂商如联发科也在不断追赶并挑战其地位。
在国产芯片厂商中,海思的麒麟芯片以其出色的性能和控制获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禁售令”的存在使其发展道路面临诸多挑战。而紫光展锐的芯片受到了多家厂商的青睐,包括海信、荣耀和Realme等品牌的智能手机均采用了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