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漫步至南圩门外街。
此街道毗邻文化西路南侧,坐落在朝山街南口的对面。回想起昔日,我有一位密友曾居住于此处。我小学时期常来此探访,与她共度时光。我们曾一同玩耍于剑侠奇缘的游戏中,品尝着她的零嘴,观赏电视节目,然后携手完成作业。
那时,她家安装了当时颇为时尚的宽,我们通过电话线畅玩网页游戏。如今回想起来,那真是一段属于上世纪的珍贵记忆。
她所居住的房屋位于一排单位宿舍楼之后,我每次前来探访,都要穿过这片我曾多次拍摄的老房子。那时,这片建筑已显得颇为陈旧。
我记得还有一位小学同学曾居住在这片老房子中。不知他如今是否已经搬迁,但这些老楼依旧留存在我的记忆里,那是属于旧时光的烙印。
在小学时代的同学录上,我那密友所填写的地址即为南圩门外。起初我以为这个词语应该发音为yu,但后来得知正确的发音是xu。而当我近日散步至此地时,发现门牌上所写的却是wei。
我抱着探究的心态查证了此事的原委。经过一番考究,我认识到自己多年来的误解至此才得以澄清。
在咸丰年间,济南进行了城市扩建,新筑了一圈城墙环绕着明府城。自此之后,济南便有了内城与外城的称谓,而新筑的这一圈城墙便被称作圩子墙。其中,“圩”字在此处读作wei。
南圩门外,即是过去济南城南边城墙之外的地方。从此处向南行进,便是离开了城区的范围。
然而这个字常常被人们读错,无论是初来乍到的外地人还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
我在搜索资料时发现,著名学者季羡林曾在日记中提到在南圩门外观看杀猪的情景。这反映了过去此地的生活情景,令人感到非常有趣。
另外在一篇散文中,一位前辈描述了佳宝的起源和一家牧场的故事。过去,“五大牧场”主要以售卖羊奶为业,其旧址正位于南圩门外。据记载,牧场创业初期资金匮乏,便租借了废弃的白衣庵作为场址。这正是我在前文中提到的白衣庵(马伯庸书中也有所提及)。而后牧场逐渐壮大,最终在南圩门外购买了8.5亩土地。这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令人感到十分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