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滑轮与滑轮组详解
一、定滑轮
1.1 定义:定滑轮是在使用过程中转轴保持固定不动的滑轮,如图A所示。
1.2 实质: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其作用主要是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也不费力。
二、动滑轮
2.1 定义:动滑轮是在使用过程中轴心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如图B所示。
2.2 实质:动滑轮的动力臂(L1)是阻力臂(L2)的两倍,是一个省力的杠杆。
2.3 特点:动滑轮能够省下一半的力,但无法改变力的方向。在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绳子通过的距离是重物升高高度的两倍。
三、滑轮组
3.1 特点概述:
滑轮组具有省力的特性,省力的程度取决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n。
当在竖直方向拉动物体时:
①若不考虑动滑轮的重,则拉力F绳等于重物重量除以n;
②若考虑动滑轮的重,则拉力F绳等于(重物重量加动滑轮重量)除以n;
③在水平方向拉动物体时,若不考虑动滑轮的重,拉力F绳等于摩擦力f除以n。
3.2 深化理解:
“最方便”指的是人站在地面上拉绳子既省力又方便,而“最省力”则是通过增加动滑轮上相连的绳子的股数来实现。
3.3 组装口诀:
对于奇数股的绳子,从动滑轮开始绕;对于偶数股的绳子,从定滑轮开始绕。如示意图所示。
3.4 设计方法:
首先利用公式F=G总/n求出承担总重的绳子段数n。若n不是整数,则按照“只入不舍”的原则取整。接着使用“奇动偶定”法判定绳子的固定端位置。
对于偶数n,采用上结法,即绳子固定在定滑轮上;对于奇数n,采用下结法,即绳子固定在动滑轮上。
确定定、动滑轮的个数时,需根据是否改变力的方向来决定。若要使用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则绳子应结在动滑轮上,此时承扭物重的绳子段数n等于2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