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氧化二磷被氧化前是什么(五氧化二磷氧化之前是什么)

2025-02-1515:03:23百科知识0

磷化工行业涉足锂电池材料领域已成为一大热潮。不仅磷化工企业看准了这一领域,就连钛行业也跃跃欲试,尤其以铁锂材料为主流。据公开资料显示,已有众多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计划投入正磷酸铁/锂的生产,若全部达产,正磷酸铁/锂的产能将突破三百万吨大关。这无疑进一步彰显了磷化工行业向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渗透。

前文已对磷化工企业进军锂电池正极材料制造的必要条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其制备技术路线的利与弊。

在磷化工企业制造正磷酸铁的过程中,主要采用铵法和钠法两种技术路线。铵法主要是以工业级磷酸一铵与精制硫酸亚铁进行反应,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处理,最终得到无水正磷酸铁,而副产品为硫酸铵。钠法则是以工业级磷酸(含有85%的五氧化二磷)与硫酸亚铁进行反应,再经过类似铵法的工艺流程,最终产物同样为无水正磷酸铁,但副产品为硫酸钠(通过氢氧化钠中和反应得到)。

铵法的优势在于原料易得。国内有数十家磷化工企业拥有工业级磷酸一铵,尽管这些原料已有固定用途,但调整产量或分配部分产能用于生产正磷酸铁仍是可行的。多数新上马的产能选择了铵法。此路并非一帆风顺。原料价格高企且供应稳定性存疑、副产物价值低导致原料价值受影响、氨气释放及水中游离铵的存在,以及高昂的综合成本等问题不容忽视。我们估算,以当前原材料、电价、人工等成本计算,单吨成本将接近万元。

相较之下,钠法虽具有压实密度高、成本略低的优点(我们估算在规模化生产时,以现有原物料价格计算,其成本将低于铵法约10%)。但其缺点亦明显:磷酸净化技术主要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国内仅有少数几家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整个工艺流程相对复杂。

对于具备湿法磷酸净化技术的磷化工企业而言,进入铁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具有明显优势。这些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磷酸成本,实现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优化酸热利用流程,并有效处理磷石膏等废弃物。由此可见,拥有工业级磷铵合成能力和湿法磷酸净化能力的磷化工企业将是该领域的真正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