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货运动品牌中,哪一家的实力更加强劲呢?答案常常是脱口而出的李宁和安踏。
近年来,国货品牌迅猛发展,不过在运动品牌领域,李宁与安踏的声望依旧高昂,与匹克、361°、鸿星尔克等品牌相比,显然不在同一竞争层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鸿星尔克因“河南暴雨”事件意外登上热搜,其商品瞬间售罄的情况出乎了品牌方及广大消费者的预料。
随之,网络上开始掀起了一股关于安踏与鸿星尔克的比较热潮。
那么,鸿星尔克与安踏的竞争,究竟是“良心国货”与“国货之光”之间的较量谁更占优势呢?
从品牌历史角度看,鸿星尔克相较于安踏晚出生九年,按照市场先入为主的惯例,鸿星尔克在成长空间上确实稍显不足,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安踏与李宁一直争夺着“国货之光”的称号,而借着李宁在时装周的出色表现,安踏在运动品牌界的地位也日益稳固。在品牌知名度上,两者可谓是不分上下。
鸿星尔克则显得较为低调,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这个品牌,其消费主要集中于三、四线城市。
在“新疆棉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时,鸿星尔克迅速表态支持,并试图邀请王一博作为品牌代言人,但最终王一博选择了安踏。
安踏在明星效应的助力下风头更盛,而鸿星尔克依旧由张彬彬代言,从代言人的知名度不难看出两个品牌的受众差异。
在营销策略上,国内运动品牌与国际大牌如阿迪、耐克相比,更多走的是亲民路线,很少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例外的是安踏和李宁。
安踏在2009年成功收购了国际知名运动品牌FILA,从而扩大了国际影响力。随后通过与体操中心、NBA的合作,安踏逐步成为了国际奥委会的官方体育服装供应商,其野心日益显现。
安踏利用联名球鞋、限量款等饥饿营销手段,成功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相较之下,鸿星尔克虽倡导“TO BE No.1”的品牌理念,但一直保持低调姿态,专注于网球领域,相较于热门的篮球运动显得较为低调。
鸿星尔克以“高性价比”为特点,但在战略格局上显得较为局限。
虽然鸿星尔克的联名与合作较少,没有大量推出限量款,但在这个“物以稀为贵”的时代,它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做过分的营销。
说到品牌的成功,最重要的还是产品本身。
安踏的服装和鞋款都融合了运动与时尚元素,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特别是在球鞋领域,安踏的外观设计出众,科技含量高,既美观又实用,在NBA赛场上也常能看到其身影。
相较之下,鸿星尔克的产品设计更为小众化。虽然不能说不好看,但总感觉缺少那么一点特别之处。
鸿星尔克的球鞋在性价比上表现不俗,其招牌科技系列如“奇弹”、“人工肌肉系列”以及“精鲨系列”等实战性很强,价格亲民,让每个人都能穿上好鞋。
总结而言:
就外观和科技含量而言,安踏无疑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