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打一成语是什么(乖字是什么成语)

2025-02-1518:35:47综合资讯0

独特之语·独特之韵

独特,"北"象征背靠背的两个含矛盾之人群,"千"在此古意为猎具或武器之象形,乃指上级或长者对于冲突双方之调停与裁决。《说文解字》述:"乖,戾也。"并有成语"命骞时乖",其中的骞与乖皆指不顺利。

"乖"字之义历经演变,两向发展:一由矛盾引申为不和、偏激、反常,如乖僻、怪异、离奇;二则由调和引申为顺从、灵巧,如乖顺、聪颖。在古代,乖字多以本义出现,多含恶意或贬义。但至元明之际,随着白话小说的兴起,"乖"的词义开始由恶转善。

在《西游记》与《水浒传》中,"行者的眼乖"、"上了一回当,他也学乖了"等词句频现,可见方言词汇已融入文人创作。乖之含义愈发丰富,如灵巧、聪明、听话及表现良好等。"乖"最终由一个负面的词转变为一个积极的词汇。

在《山乡巨变》中,邓秀梅称赞茶子花"好乖,好香呵",这里的"乖"在许多南方方言中意味着美、漂亮。在日常交流中,"乖"多用于赞美孩子和女子,无论听话、聪明或是外貌美丽,皆可用"乖"来形容。

在方言中,有"乖乖洁洁"的表达,意指既漂亮又干净。"洁"即干净之意,"乖乖洁洁"即又漂亮又整洁。又如"你看她天天搞得乖纠哒,只怕是有想法咧!"中的"乖纠哒",还有如"笑沁哒"、"乖沁哒"等表达,其中的"沁"有透心之意,用以形容笑和乖的创意。

"如法"一词的衍生亦值得玩味。其中,"法"为规矩、制度、标准等概念之代表。进而引申,"如法"便有不错、可取等积极意义。比如形容人长得"如法",即意味着其外貌接近于美。亦可用于形容工作、婚姻等方面皆符合标准。

谈及"俗",在益阳话中,其读音分为文读sòu和白读sù两种。《说文解字》云:"俗,习也。"意指人们居住在一起所习得的习惯。字之构成由人和谷组成,谷为山谷之象形字,其本义指先民居住山谷而逐渐形成习俗。

在《正韵》中载:"上所化曰风,下所习曰俗。"意指风为自上而下的所成,而俗则是自下而自然形成之习惯。在《釋名》中,"俗"被解释为满足普通人欲望所形成的事物。

古代的文献中,"俗"常含有低俗、不佳之意。《尚书》中的使用即为例证。但现今,"俗"与"雅"相对立,仍表示低级趣味和欲望。在益阳话中,"俗"字的使用更接近其本义,常作为单音词使用于形容人或物。

当言及俗之含义时,其语境更偏向于负面的含义如差、坏、不好等。此等用词前可加程度副词如很、太、相当等加以强调。而形容俗得过于明显时,则有如"俗得死"、"俗得一塌糊涂"等表达。

周立波的作品《调皮角色》中描绘了某些人于公共场合的不当行为,如打瞌睡或过于顽皮的行为,恰与俗字在此处所含之意相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湘方言中对于俗字的运用并非仅限于益阳话。有些专家在编纂方言词典时曾为此困惑不已。有的提议用謶字来记录此用法。謶字音shù时意为希冀,与贬义并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