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场的低位阶段,保险资金的动向逐渐显现出其积极进取的态势。
近期,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保”)发布公告,显示其增持了两家H股公司的股份。
据公告,太保的控股子公司于2024年7月30日购入了华电国际和华能国际的H股股票。特别指出的是,太保及其部分控股子公司合计持有华电国际和华能国际的H股股本比例均已达到5%,这触发了对这两家公司的举牌。
今年以来,保险资金至少已经举牌了八至九家上市公司,这一趋势显示出险资对内地上市公司资产的抄底态度愈发明显。
据悉,太保是通过港股通进行股份购买。根据中险行业信息披露系统数据,太保通过其控股子公司在2024年7月30日成功通过港股通买入了上述两家公司的H股。
值得关注的两个方面包括:其一,购买过程中并未使用QDII额度,而是直接通过港股通进行;其二,所购股份均为H股。
从购买目标来看,太保聚焦于电力股。具体而言,其目标公司为低估值、高股息的火力发电企业。以通达信的统计数据为例,华电国际H股的市盈率为8.08倍,而华能国际H股的市盈率更是低至6.75倍。
从资金来源看,此次举牌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太保的自有资金;另一方面则是保险责任准备金。太保作为国内领先的保险集团,其总资产规模庞大,净资产亦十分可观。
不仅是太保,其他保险机构也在积极购买低估值、高股息的个股。就在太保举牌之前不久,平安保险也举牌了工商银行的H股,其持股比例已升至15%以上。而工行H股的市盈率也相当低,仅为4.04倍。
总体上,公用事业(如发电、水务)、金融以及高速公路股是保险资金最为青睐的领域。相较于A股,H股在这些公司中更受保险资金的青睐。
种种迹象表明,保险资金似乎更加关注那些能够提供稳定股息的权益资产。
这样的市场动向,无疑给A股市场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挑战。
不论是大型保险公司还是市场整体,都在积极寻找并布局具有潜力的投资标的。
在未来,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并进一步发展。
市场观察者应持续关注保险资金的动向及市场反应,以把握投资机会和风险。
这一系列举动表明了保险资金正在积极参与股市投资,并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市场动向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索。
因此我们需继续关注保险资金的动向以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通过这些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脉络及时抓住投资机会并有效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