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及孝道
刘正云
近日,我在网上偶然浏览到一篇名为《二十四孝图解》的美文,读后内心涌起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动。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孝顺的点滴思考。
孝道为德行之首,自古以来便是的核心美德。在《二十四孝图解》中,所描绘的种种事迹,深深触动了无数国人的心灵。对于年轻一代而言,这些故事更是一种优秀的道德教育素材。
孝顺的人是美好、坚韧和勇敢的代表。他们怀揣着爱心、责任心和义气。他们是宽容慈爱的人,豁达乐观,志向远大。他们是真正的表率,可以感天动地。
显然,这样的人也会赢得他人的敬重。古代时期,以孝闻名的人能够因孝而被举荐。现今社会,也大力推行孝育,不少孝子孝女因其行为感动了本地区甚至全国,成为广受赞誉的人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遵循孝道。他们用各种借口来掩饰自己的不孝行为。有些人声称自己贫穷,有些人说自己没有权力,还有些人以健康问题或生活艰难为由推卸责任。
真正的孝顺并不取决于财富或地位。即使你身无分文,仍可以为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整理家务、为老人洗脚、捶背等。这并不需要花费太多金钱或权力。
孝顺并非显贵的。即使是普通百姓,也同样可以展现孝心。像程咬金这样出身贫寒的人,却依然十分孝顺。又如李逵,即使身为草莽,也从未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
关于因病或生活艰难而无法尽孝的说法更是站不住脚。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难道你的父母就没有生过病吗?若真有病痛或生活困难,那更应该体现出内心的孝心。
还有人以生活艰难为由推卸孝敬父母的责任。这种困难与父母所经历的艰辛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们的不孝不仅让父母身心疲惫,更让他们感到无助和绝望。
孝顺是美德、是善行,更是检验一个人品质的试金石。一个母亲在告诫女儿择偶时曾说:“找男朋友一定要找个孝顺的。”因为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又怎么可能真心爱你呢?
多年前的一则故事也让我们明白:孝顺的人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用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关爱和敬意。正如一个在外打工的青年通过在家的墙上贴纸条来提醒父母的生活安排一样,这种小小的举动体现了他的孝心。
孝顺需要从小培养和践行。言传身教远胜于单纯的说教。世界上许多事情可以等待,但唯独孝顺不能等待。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尽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
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听到《儿行千里》这首歌时,我总会想起远在他乡的父母对我们的牵挂之情。我们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呢?这恐怕是每个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让我们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多尽些孝道吧!只有这样,当我们年老时才能无悔地说:我们曾经付出过、我们曾经尽过孝道、我们曾经珍惜过与父母的每一刻时光。
衷心期盼所有子女都能恪守孝道,也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懂得至亲至孝的道理。同时祝愿我们的父母福寿绵长、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