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照片墙图片单张(qq照片墙不见了在哪设置)

2025-02-1604:49:46生活经验2

宣纸的源头可追溯至唐代,它诞生于安徽泾县的碧水青山之间,至今已有逾1500年的历史。精选青檀树皮、沙田稻草,经过清洗、蒸煮、晾晒、拣选、捶捣、切割等多道工序,才可制得一张润墨佳、抗老化、防虫蠹、形态稳定的宣纸。每一张宣纸都需经历108道繁琐而精妙的工艺流程,被誉为“纸寿千年”。

在泾县,仍保留着明清时期宣纸生产繁盛时期的传统工艺,如捞纸、晒纸、剪纸等纯手工制作流程。这些流程是千年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古今的连接与传承。

在宣纸的背后,是无数传统手工匠人的心血与磨砺。他们以匠心独运的技艺,打造出如蝉翼般薄如蝉翼的宣纸。近日,我有幸走进泾县,亲身体验了宣纸制作技艺的千年传承之美。

宣纸制作的“掌帘人”——周东红

在泾县乌溪乡宣纸文化园的非遗制作技艺展示区,许多游客被捞纸这项工艺所吸引。其中,“大国工匠”周东红正在进行捞纸作业,他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从池水中一捞一放,一张宣纸立刻成型,不禁让人感叹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技艺之精湛。

周东红从事捞纸工作近40年,他的双手虽布满老茧,却如一杆精准的秤。他经手捞出的宣纸,每100张的平均重量误差仅2克,且每年产出的30万张宣纸的成品率始终保持100%。他的成功背后,是他不懈的努力与坚持。

当初学艺时,周东红的作品厚薄不均,成品率难以达到要求。他凭借着不服输的精神,早上岗、晚下班,仔细观察、揣摩动作要领。他与纸浆为伴,虽然双手易长冻疮,却从未言弃。如今,他的捞纸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之境,所制作的宣纸品质上乘,得到了包括、等著名书画家的认可。

周东红常说:“我是手艺人,既用手吃饭,又‘守’住技艺。做好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是我的本分,也是我的初心。”

“新匠人”与“老手艺”的融合——姚云夔

在泾县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的晒纸车间,我遇到了晒纸工师傅姚云夔。他用松针刷平宣纸,并将其迅速烘干。晒纸看似简单,实则每一步都是技术活。

姚云夔从事晒纸工作已十年,他对于宣纸制作的全过程有着深刻的体会。尤其是冬季的捞纸和夏季的晒纸两道工序,更是让他印象深刻。尽管工作辛苦,他却始终坚持,不断磨砺自己的技艺。

如今,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宣纸,姚云夔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匠人。他在互联网上宣传宣纸的制作过程,让传统文化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他的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已达到7000多万,全网播放量更是高达1.3亿。

在生产车间里,虽然大多数师傅年龄偏大,但像姚云夔这样的年轻人也在逐渐接手传统技艺的传承。他表示:“这门手艺需要年轻人去继承,我既学了就要学好、学精!”

宣纸的制作技艺不仅是一种手艺,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它见证了匠人的辛勤与智慧,也见证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中,我们更应珍惜和传承这份独特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