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系统性的训练,可以培养个人出色的音质,从而轻松驾驭标准的普通话。缺乏良好的音质和正确的训练方法,想要学习标准的普通话是难以实现的。
气息锻炼、声音训练、字词发音
气息锻炼
发音训练本质上就是气息的运用。说话与唱歌一样,都依赖于气息的支持。气息锻炼涉及吸气、呼气、补气三个关键环节。
1. 吸气要点
在传媒大学的播音专业中,声音训练者会经历严格的四年本科训练,其中包括吸气要深入到的技巧。吸气时,应感觉到腹部凹陷,同时胸部和腹部膨胀,尤其要注重不要耸肩或提肩。可以想象自己在吸闻远处飘来的,尽可能地吸入并储存于腹部。
2. 呼气技巧
呼气时,应控制气流从底部均匀输出,想象在吹灭远处的蜡烛,这样可以在长时间讲话或播音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呼吸节奏。
3. 补气方法
对于更长的句子,如果一次呼吸无法完成,补气技巧就派上了用场。补气通常是通过气流冲击声带产生振动来实现的,专业术语称为“发气泡音声带”。
声音训练
声音训练涉及声带的预热、嚼肌的锻炼以及软腭的挺直。在正式讲话之前,应先进行声音的预热,例如朗读一段文字,调整心态和表情至最佳状态。
日常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声音的练习和预热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喊一喊、口嚼再闭口嚼等方式锻炼嚼肌和声带。
字词发音的精确性
在曲艺界学习过程中,学生需从小练习相声等传统表演形式,其中字词的发音是至关重要的。每个字或音节都应分为字头、字腹、字尾,并确保字头、带响字腹与字尾。
呼吸与声音的协同
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的演讲者,长时间的演讲后可能会面临声音气力不足的问题。这时,应注重呼吸的练习。不要急于追求声音的悦耳,而是要先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如吸气、憋气然后缓慢呼出。
肺活量训练
日常生活中有两种肺活量训练的方法:一是深呼吸后憋气、坚持一段时间后慢慢呼出;二是在清晨或爬山时大声讲话。
正音训练的必要性
正音训练包括方音辨正、绕口令和活舌操等。这是为了改善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的差异。
声母、韵母和调值的辨正
通过练习容易混淆声母的单词,如“支持与字词、实说与思索”等,可以逐渐准确掌握声母的发音。通过练习不同韵母和调值的单词,如“认真与人证、安全与昂扬”等,可以改善韵母和调值的发音。
结语
通过上述的系统性训练和日常练习,无论是在公众平台如“平安罗甸”公众号上发言,还是在其他场合发表演讲,都能以更清晰、更准确的声音传达信息。
校对 | 曹正辉
审核 | 谢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