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来历和寓意

2025-02-1801:33:40常识分享0

金石智权探秘:春联,作为年文化的鲜明标志,每当除夕时节,大红的春联贴扉,浓浓的过年气氛便油然而生。

春联的起源之谜

早在何时,春联的起源可追溯至何处?为何清朝皇宫里的春联竟以白纸书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春联”背后的故事。

春联的前世今生

起初,汉朝的人们在春节来临之际,习惯在门前挂上桃符。这桃符是以桃木制成,上面绘有神荼和郁垒两位神仙的形象。据东汉王充在《论衡》中的描述,这两位神仙是黄帝为了驱鬼而挑选的。人们深信有他们二人的守护,一切都将无禁无忌。张衡在《二京赋》中的描述,也展现了当时洛阳的桃符风俗。古人之所以选择桃木为符,或许是因为桃木被视为仙木,拥有驱邪避鬼的力量。

春联的起源争议

据史载,春联最早由五代时的后蜀国君孟昶所创。公元964年的腊月三十,他命令大臣辛寅逊在桃木上题写诗句并悬于宫门之上,这便成为了的第一副春联。尽管孟昶的春联被广泛认为是春联的始祖,但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却发现,有几副春联可能比孟昶的还要早出现约200年。这些春联是在敦煌文书中被发现的,时间推测为唐代。更有学者认为南北朝时期的梁代文人刘孝绰也是春联的先驱。

皇家与春联

而桃符被春联所取代的时期则是在明代。根据清代学者的考证,这一变化得益于明太祖的推广。尽管这背后有许多轶事传闻,如朱元璋在春节期间要求百姓家都必须春联等故事,更增添了春节期间的喜庆氛围。

白纸书写的春联

至于清朝皇宫里的白纸春联,则是出于一个实际的需求。由于故许多柱子的颜色为红色,若再贴上红色的春联则难以辨识。皇宫里的春联选择了白色的宣纸或白绸来书写。

春联的意义与文化价值

尽管春联的形式简洁,寥寥数句却饱喜气和志气。大红的纸张不再是原本驱鬼的意义,而是象征着红红火火的生活热切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沈阳金石智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为知识产权业务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公司团队由具有丰富代理机构从业经验的成员组成,拥有代理人资格并长期从事知识产权行业相关软件研发工作。主要产品包括金石智权系列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和智能辅助工具等,致力于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