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
初夏的微风中,我坐在老家菜园旁的杏树下,回溯着往昔的时光。年少时,我曾参与守护菜园,警惕夜行人偷窃。而今,我欣赏着菜园的美丽,眼中看到的是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黄瓜、辣椒、茄子等蔬菜正盛开着各色的花朵,白色的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仿佛与花朵共舞一曲。而那荆芥,却仍待花开。
此处是一处位于北京郊区的文化创意园。园区由花园、果园、菜园三部分组成,各有其特色。花园中的春花已谢,但留下了艳丽的回忆;果园里的夏果已收获,留下了夏日的甜蜜。唯有菜园中的蔬菜,如同绿色的使者,自初夏至初冬都保持了其鲜绿的活力。
我尤爱那荆芥,情有独钟。布谷鸟的,让我仿佛闻到了麦子的香气。在杏树的荫蔽下,我感到一阵清爽与惬意。我起身走向种有荆芥的菜畦,仔细观察这新发的荆芥。
荆芥植株稠密,绿意盎然,争相生长以争取更多的阳光和空间。每一片叶子都厚实饱满,绿得如同翡翠一般。荆芥的花期未到,但我已经被其绿叶所吸引。我的记忆与这荆芥绿叶息息相关,看荆芥,也是在回味自己的记忆。
我的老家在豫东平原,每年夏天都能吃到荆芥。荆芥的特殊清香味道难以言表,只有亲口品尝方能体会。它的凉意恰到好处,不同于薄荷的刺激,而是一种温和的凉。听母亲说,蝇子害怕荆芥,这也让我觉得荆芥是一种健康的食物。
调任北京后,我曾因思念荆芥而不得,而母亲却将荆芥种子带来北京,让我看到了荆芥在北京也能生长的可能。在搪瓷洗脸盆里,荆芥发芽、生长、繁茂,让我终于再次品尝到了家乡的味道。
在北京的文创园中,我发现不仅我有这样的情怀,园主也是我的老乡。他特意在菜园中种下荆芥,让整个夏季都能闻到其香味。这让我感到惊讶,也让我更加喜欢这个文创园。
荆芥的历史悠久,栽培已超过两千年。它既是美味的蔬菜,也是中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荆芥的描述精准而生动,令人叹服。
在我沉浸于观察和品味荆芥时,一颗熟透的杏子自枝头落下。这棵杏树硕果累累,果实又大又白。我捡起杏子洗净后品尝,其味道甜美沙香,令人回味无穷。
日近中午,我掐了一把荆芥,摘了几根黄瓜,准备与妻子一同做午饭。在品味美食的也享受着与家人的温馨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