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计算公式

2025-02-1803:06:27生活经验0

习字是输入的旅程,书写则是输出的过程。

书写的技艺直接反映了习字的造诣。

习字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其核心在于每一次练习的字是否达到标准,是否达到预期。当字迹符合标准时,练习的成效与练习的数量成正比,此时积淀为有效积淀。

若只是草率应付,随意“敷衍”一番,那么无论练习次数再多,数量再大,书写技艺都不会有所提升,即是一种无效的积淀。

至于那些介于合格与无效之间的练习,虽然有所进步,但效果并不显著,长期坚持定能见成效,只是进展缓慢而已。

目前,无论是何种级别的考试评级,对于练字的明确量化标准尚属缺失。

我们需明了书法与习字间的差异。书法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字形端正的基础层次,第二层为字里行间流露的气韵层次,如字的庄重、秀美、飘逸等,而第三层则是写意层面,为意境的表达,常见于行草或草书。

对于普通人士而言,习字即是追求书法的初级层次——楷书的整洁。在这一阶段,书写的规范是有据可循的。我们整理了常用3000字的结构卡片及配套字帖,旨在为学生用户提供明确的参照标准,帮助他们达到这一标准。

在习字的初期,应遵循标准,即使不甚理解也需先行执行。待执行到位后,再参考优秀作品,多看、多赏,以此丰富审美。逐渐地,审美便能向书法的第二层次——气韵层次进阶。

无论如何,书写技艺的提升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据统计,练好一个字往往能触类旁通,写好众多结构相似的字。但日常书写所涉及的字的种类繁多,因此切勿抱有幻想。仍需脚踏实地地积累量变,方能迎来质变。

以下为量变的大致统计情况:

完成100字练习后,笔画基本符合标准,书写也颇具观感。

练至500字后,基本功有所长进,慢写时字迹已能做到整洁、美观。

若能习得1000字,日常书写时便能做到既美观又大方,满足所有书写需求(除快写外)。

当1000字的合格目标达成后,便需开始行书技能的训练和练习。如此才能实现楷书快写或行楷快写。

当字迹达到一定水平后,后续的积累将进入一个相对的高原期。进展虽缓但质量仍在稳步提升。对此有兴趣的同学可多加练习,兴趣稍浅者则可通过多看优秀作品来保持审美水平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