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一、电子轨道排布采用鲍尔原理,即红色数字变化的地方就是轨道电子增减的地方。
二、实际的电子轨道排布:
①[a b c]表示层,列数3表示这个层的轨道数是3个,a,b,c分别是这3个轨道的电子数。
②同层的轨道近似平行,相邻两层的轨道近似互相垂直。
③氢H 1s1表示第一层只有一个轨道,且有一个电子。
④电子在轨道内呈锯齿形前进形成椭圆带。
以下为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示例:
[2] 表示氢只有一个s轨道且有一个电子。
[2 2 2] 氢原子形成第一层后的排布。
依此类推...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概述
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以下是这些规律的简要概述:
一、电子在原子中排布于不同的能级或轨道,这些能级或轨道按其能量从低到高排列。
二、每个轨道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与其主量子数有关。例如,第一层最多有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有8个等。
电子排布的特点
1. 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轨道,称为“最低能量原理”。
2. 电子在填充时,会尽可能地使轨道充满或半充满,以达到稳定状态。
实际排布示例
[a b c] 表示某原子的电子排布情况,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能级的轨道上电子数。
例如,[2] 表示氢原子只有一层s轨道且有一个电子;[2 4 2] 表示第二层有4个轨道且被完全填满等。
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布规律
随着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增加,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例如,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各层轨道的填充顺序是固定的。
特殊情况说明
某些元素(如镧系和锕系)的电子排布较为复杂,具有特殊的填充顺序和规则。在处理这些元素时需特别注意。
总结
核外电子排布是决定元素性质的重要因素,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对于理解化学行为和进行化学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66. 镝Dy 4f10 6s2 [2][2 4 2][4 10 4][3 11 3][2 4 2][2] 1.8
67. 铽Tb 4f11 6s2 [2][2 4 2][4 10 4][3 12 3][2 4 2][2] 1.79
68. 铕Eu 4f12 6s2 [2][2 4 2][4 10 4][3 11 3][2 4 2][2]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