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以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小数除法”内容为核心,重点针对教材中第24-25页的例1和例2进行展开教学。
二、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利用直观学具初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列竖式计算。
2. 在探索算理和算法的过程中,利用错题资源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在提炼算理和算法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算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的获得成功的价值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特别是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设疑激趣
通过引入“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新时尚,以及习爷爷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言论,设置实际情境导入新课。例如,王鹏和4名小组成员通过收集可回收物变卖后得到26元钱,每人平均可以分得多少钱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直观演示,对比辨析
通过学具的直观演示,让学生们分组思考和讨论如何将26元币平均分给5个人。然后通过对比不同小组的答案和解题过程,引导学生辨析和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三)探究发现,归纳算法
首先让学生尝试自主探究和列竖式解答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对比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的异同点,总结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同时强调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更深入的问题,如当除法算式有余数时应该如何处理等。
(五)全课小结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环保问题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以巩固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