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一则新闻引发了大众的广泛关注——特斯拉将采用比亚迪的电池。这不人欣喜,因为作为纯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头羊,特斯拉对电池供应商的要求一直极为严苛。而比亚迪能被选中,也证明了其在动力电池技术研发领域的领先地位。
最近,比亚迪官方又公布了一项创新——名为“六棱柱”电池的专利。这一电池的造型别致,与常见的刀片电池形态迥异。从上方看,它呈现出对称的六棱柱形态,而细看之下,又能发现其内部构造的蜂巢状结构。
这种新造型并非仅为美观,而是为了提高电池的性能。据透露,新型电池的极芯容量有了显著提升,内部电解液的增多将延长电池的循环周期和使用寿命。六棱柱的设计在组合为电池模组时,能更有效地利用空间,有助于电池散热和线路布置,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电池的成本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情况下,动力电池组的成本约占整车的近半。电池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车企的产品定价策略。定价过高可能影响销量,而定价过低则可能影响企业的盈利。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成为了一个难题。
尤其是在电池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能否按时供应都成了问题。这时,如果车企能够拥有自己的电池制造能力,将极大地缓解上述问题带来的压力。
比亚迪正是这样的典范。早在几年前,他们便开始了“多元化业务”的布局。除了造车外,他们还涉足了手机零部件及组装、电池及光伏等副业,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2022年7月的数据中显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电池的总装机量达到了7.287GWh,而前7个月的累计总量更是高达41.329GWh,这一数据与去年相比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更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供应商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这一切都归功于比亚迪优秀的产业规划。他们精准地捕捉到了新能源汽车在电池及续航方面的痛点,并采取针对性的策略进行应对。相比于盲目投资“智能化”、“自动驾驶”等板块,比亚迪的这种做法显得更为明智。
尽管比亚迪新电池尚未大规模量产装机,我们无法对其实际性能做出具体评价。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思路和方向是正确的。这一点值得国内其他新能源车企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