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热衷于焊接的朋友在操作碱性焊条时,常常会遇到焊条与焊件粘连的问题。面对这一现象,大多数朋友会尝试调整焊接电流或焊接电压等参数,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经验丰富的老手们会告诉你,适当提高推力电流的设定值会有所帮助。推力电流,其实就是电焊机在焊接时所使用的一种电流设置。造成焊条粘连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因为推力电流的强度不够。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推力电流的作用、优点及注意事项。
电流和电压在焊接过程中各司其职。电流主要控制熔深,而电压则影响熔宽。电流越大,熔深越深;电压越大,熔池的宽度越宽。推力电流的正确运用对于焊接质量至关重要。
电焊起弧及焊接过程中,电路的状态不断变化。起弧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电流需求大;稳弧时,焊条与熔池仍处于短路过渡状态,此时电压和电流都需保持稳定;而当过渡到正常焊接状态时,电压和电流则会相应调整。
手工电弧焊中,有三个可调节的电流:起弧电流、焊接电流和推力电流。
起弧电流是电焊机在起始焊接时输出的最大电流,短暂增加电压有助于顺利起弧。
推力电流在电焊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铁水在短路过渡时,推力电流能使铁水稳定过渡,从而减少焊条的粘连。特别是当输出端电压低于15V时,推力电流会自动增加,帮助焊条顺利过渡,不易粘住。
焊接电流则是电焊机正常工作时提供的电流。对于酸性焊条,推力电流的需求可能不高;但对于碱性焊条,在连弧焊接时,适当调整推力电流至三档或30安培左右,可有效防止焊条粘连。在点焊情况下,增大推力电流可进一步防止粘连。
推力电流消除“粘条”的原理是在小电流焊接时,若电弧电压低于15V导致焊条粘连,推力电流会立即增大,以足够的电弧能量推动熔滴快速过渡,从而防止焊接时的粘连现象。
推力电流的使用也有其缺点,即容易产生“”。这是因为推力电流加快了熔滴的过渡速度,可能导致熔滴在脱离焊条时产生“炸裂”现象。适当降低推力电流可以减少的产生。
对于新手来说,焊接时出现粘条问题可能并非完全由推力电流引起,更多时候是弧长控制不当所致。电弧长度的稳定性对焊接质量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