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lcd和oled更护眼

2025-02-1909:43:25常识分享0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以小灯泡来比喻OLED屏幕的像素点。长时间凝视这些微小的发光源,可能会对眼睛的视感光细胞和眼肌造成一定程度的疲劳与老化。这有可能导致散光度数的增加、视觉重影和干涩感,严重时甚至可能演变为干眼症。对于敏感体质的人群来说,这样的影响可能表现为眼睛不适、头晕和头痛等症状。

接下来,让我们简要概述一下两种屏幕类型——LCD与OLED——的优缺点。

LCD屏幕的优点

1. DC调光使得屏幕无闪烁,对眼睛的伤害相对较小。

2. 长时间使用不易烧屏(尽管也可能出现老化光斑)。

它也有一些不足

1. 与OLED相比,其蓝光含量较高(但选择具有低蓝光认证的产品可有效缓解此问题)。

2. 色彩显示相对没有OLED那么鲜艳,无法达到纯黑色效果。

3. 相对较厚且无法弯曲,这也是目前市场上较少采用的原因之一。

相较之下,OLED屏幕的优点

1. 画面色彩鲜艳,还原度高,且具备弯曲的灵活性。

2. 蓝光含量相对较低,拥有更好的刷新率、相对省电,并支持息屏显示。

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屏闪现象是OLED屏幕的主要缺点(我们将通过视频来展示这一问题)。虽然有高频PWM调光和类DC调光作为缓解方法,但对于敏感和近视用户来说,这些方法并不十分友好。

进一步说,烧屏问题也是OLED屏幕需要面对的挑战。

为何现今高端机型多采用OLED屏幕?原因在于其出色的色彩显示效果和轻薄特性,这使手机内部有更多空间来容纳其他部件,从而实现手机轻量化、薄型化以及更佳的视觉体验。虽然顶级LCD屏幕的色彩显示效果并不逊于OLED,但其成本高昂且难以做到轻薄。

关于DC调光方面,理想状态下LCD屏幕的DC调光能够实现0频闪。但市场上仍存在部分手机在亮度高于或低于某一阈值时采用PWM调光的情况。尤其是对于OLED屏幕的低频闪问题,其对眼睛的伤害不容忽视。虽然有类DC调光作为替代方案,但仍然存在烧屏等风险。

总结一下调光方式的优劣排序:全DC调光(LCD)> 高频PWM调光(如3125hz以上)> 较低频率的PWM调光(如1250-3125hz)> OLED的类DC调光(此时PWM仍然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OLED屏幕无法实现真正的DC调光,但通过类DC调光仍能提供一定的缓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