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言词汇详录(续篇)
二、关于D、E、F等音的发音解析。
D篇:关于“大”与“打”的多样说法。
在河南方言中,“大腕”一词,洛阳地区的人会读作“大wo”,意指力气大或威猛。“打别”则用来形容斗气、不与配合或作对的情境。“打马”并非真的挥动马鞭,而是用来形容应付人的行为。“打圈子”指的是猪的动作。而“打马车轱轮儿”则是一种体育运动的侧手翻的戏称。
“打能能”是一种站不稳的游戏,儿童游戏中常见;“打盘儿”指的是打算或计算的意思;“大渣子(滓)”则常常被故意用来开玩笑。“大(dá)”,在某些地方是对父亲的称谓,显示出家庭的亲昵关系。
在河南话中,“带样”指的是做作或心里不服气却表现出来;“当门”指的是客厅的位置;“当门里”则是指正门之内;“当意儿”则表示专门或有意为之的意思。而“挡宝儿”则是形容娼或找女人的行为。
还有一些有趣的说法,如“捯”表示用手重击并带点气愤的点击,常见于大人教训小孩的场景;“捣蛋”是调皮的代名词,而“㧅菜”则是指用筷子夹菜,甚至被引申为容易的意思。
E篇:关于“屙”与数字的独特发音。
在河南方言中,“屙”字常用来表示的意思,如“屙屎”。而数码字“2”在当地被读作“lia”,这种发音的独特性反映了地方文化的特色。
“二半吊”是形容蛮汉或脑子不够灵光的人,也有“二球”、“二蛋”等不同的叫法。这个词带有一定的贬义,用来形容某人的愚蠢或鲁莽。
在河南话中,“二八糙”干活术水平低但稍懂一些的人;“儿骡”指的是公骡,而“儿马”则是用来指代公马。
F篇:禽鸟生蛋与其它有趣词汇。
在河南方言中,“嬎蛋”是用来形容禽、鸟类生蛋的行为。“繁群”则是用来形容馿的场景。
“飞艇”一词在当地被用来指代飞机,可见地方性用语和普通话用词的不同之处。“费受”这个词是描述孩子淘气、不老实的行为,通常是大人对小孩的数落;也用来形容穿戴不节省的行为。
在河南的某个地方方言中,“村子”被读作“cui子”,这种独特的发音方式反映了当地人的语言习惯。而“拊脸”则是用来形容搧打面部的动作。
“蕃挺”这个词汇是用来形容动(包括人)或植物接近死亡后又展现出顽强生命力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