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常有朋友询问关于“金龟婿”的由来,让我为大家细述一番。历史长河中,为何女婿会被称作“金龟婿”呢?
这“金龟婿”一词,最早似乎在李商隐的诗中有所体现。他有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其中提及:“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这首诗中的“金龟婿”,指的就是身居高位的丈夫。
这“金龟”的称呼,源于唐朝的“鱼袋制度”。在唐朝之前,的凭证多以虎符为主,但到了唐朝,改为了鱼符。鱼符的变迁背后,还蕴藏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谈及鱼符的前身,得从虎符说起。春秋时期,虎符是君主发给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虎符分为两半,合则生效。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也让虎符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历史的推进,唐朝初年,因为李渊的爷爷名为李虎,为了避其名讳,虎符被废止,改为了鱼符。据《朝野佥载》记载,又因为鲤鱼与“李”谐音,寓意吉祥,所以后来又从鱼符变为了龟符。
在唐朝,不同品级的所佩戴的鱼符材质和样式都有所不同。三品以上的佩金龟袋,四品佩银龟袋,五品佩铜鱼袋。“金龟婿”便成了对身居高品的女婿的美称。
李白在诗中提及的贺知章解金龟换酒的故事,更是为“金龟”增添了一抹文化色彩。武则天时期,因为玄武(即龟)与她的武姓有关联,所以又将鱼符改为了龟符。
时光荏苒,虽然金龟婿一词在现代已经没有了古代那般庄重和高贵,但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仍然令人着迷。每当提及“金龟婿”,人们总会想起那一段段流传千年的历史佳话。
“金龟婿”并非指女婿出身于豪门,而是指这女婿自己就是豪门。毕竟,只有身居高位的,才有资格被称为“金龟婿”,又岂会“辜负香衾事早朝”呢?
希望这样的解释能让大家对“金龟婿”有更深入的了解。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词语、每一个习俗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金龟婿”一词将继续流传,成为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老街味道
这份千年流传的传统文化之美, 你是否有所感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