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子半径的对比
在电子层数相同的情况下,也就是处于同一周期的元素中,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则会呈现出减小的趋势,我们称之为“序大径小”规律。
例如,比较Na、Mg、Al、Si、P、S、Cl等元素的原子半径,由于它们的电子层数相同,故而原子序数大的原子半径小。
当最外层电子数相也就是同主族元素间,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则会相应增大,这就是“序大径大”的规律。
例如,对比Li、Na、K等元素的原子半径,因它们同属主族元素,故原子序数大的原子半径也大。
二、离子半径的对比
对于同种元素的离子,其半径大小通常遵循阴离子大于原子大于阳离子的规律,且低价态阳离子的半径要大于高价态阳离子的半径。
例如,Cl-的半径就大于Cl的原子半径,而Na+的半径则小于Na原子的半径。同样地,Fe2+的半径大于Fe3+的半径。
当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进行比较时,原子序数越大的离子其半径越小。
例如,比较O2-、F-、Na+、Mg2+、Al3+等离子的半径时,可以观察到这一规律。
对于同主族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半径也会相应增大。
例如,比较Li+、Na+、K+等离子的半径时,由于它们的电荷相同但电子层数逐渐增多,故而半径也逐渐增大。
当所带电荷和电子层数不同的离子进行比较时,可以选择一种离子作为参照物进行比较。
例如,比较K+和Mg2+的半径时,可以选择Na+作为参照物进行比较,从而得出K+的半径大于Na+,而Na+的半径又大于Mg2+的结论。
三、概括总结
快速判断简单粒子半径大小的规律可采用“三看”法:
首先看电子层数:当最外层电子数相电子层数越多,粒子半径也越大。
次之看荷数:当电子层结构相荷数越大,粒子半径越小。
最后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和荷数均相核外电子数越多,粒子半径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