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一色描绘乐陵的魅力,那非红色莫属。在九月的乐陵,金丝小枣的丰收使得枝头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这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乐陵独特的红色文化的象征。在冀鲁边区纪念园和枣林书院,人们能够深深感受到红色故事与红色文化的传承,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自然与人文的饕餮盛宴。
万亩枣林如诗如画,色彩斑斓的画卷在民居的洁白墙面上展开,村内产业、文化、旅游等功能相互融合,展现出“枣乡人家日子红”的崭新图景。
红枣丰收,满枝头
枣树上的枣儿已经熟透,乐陵的热闹季节也随之而来。9月11日周末高峰时段,市民王倩早早约伴同游至万亩枣林。步入林中,橙红、、玫瑰红的枣儿挂满枝头,压弯了树枝,树叶与枣儿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王晓琴女士提着袋子,迫不及待地摘下这颗颗“红玛瑙”,称赞其清甜。而枣农们则手持打枣杆子,轻轻敲打枝头,使得红枣如冰雹般纷纷落下,为大地披上一件“红衣裳”。
此时的乐陵,不仅是当地市民的采摘乐园,更是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体验。“一棵枣树诱人景,一片枣林更醉人。”来自河南的游客郭军龙沉浸在这份浓郁的红色氛围中,享受着与众不同的生活。
乐陵金丝小枣作为德州三大特产之一,以其皮薄肉厚、甘甜爽口的品质备受赞誉。它不仅是高级滋补营养品,更具有极高的用价值。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便有诸多方剂使用到枣,而专家认为乐陵金丝小枣对于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贫血等病症具有滋补和治疗作用。
红色历史,永存冀鲁边
走进冀鲁边区纪念园,历史的印记便扑面而来。雕像、机炮和纪念碑默默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参观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红色的历史时空,油然而生敬意。
冀鲁边区纪念馆内的展品与解说,让人们重光辉历程、回顾的峥嵘岁月。特别是枣林书院与纪念馆一北一南遥相呼应,为员和游客提供了一个红色教育和文化体验的场所。
“冀鲁边区”的英雄事迹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而以红色为魂的文化旅游也成为乐陵市发展的特色名片。
枣乡生活,红火兴旺
在初秋的朱集镇前周村,白墙黛瓦间点缀着红花绿树。村内道路干净整洁,车辆平稳驶过路面,不留尘土。老人们坐在文化广场前的板凳上聊着家常,欢笑声不时传来。
朱集镇通过合作社的模式统一销售红枣,使得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结合枣林的优势,打造了民宿、采摘、产品展销等红色旅游功能,使红色旅游成为朱集镇的支柱产业之一。
除了物质生活的改善,大家的精神面貌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现在的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城市的更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乐陵的大街小巷,“红马甲”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参与文明劝导、慰问独居老人、为环卫工人送去清凉、开展留守儿童才艺培训等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城市代言。
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为世人呈现出一个独具魅力的“醉色小城”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