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玛特,即将再度进军资本市场,此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虽然市场有关于泡泡玛特上市的传言,但公司方面仅回应媒体称,“不予置评”。
回顾刚刚过去的双11,泡泡玛特在天猫旗舰店取得了1.42亿销售额的佳绩,成为大玩具类目中的佼佼者。
回溯历史,三年前的2017年,泡泡玛特曾挂牌新三板上市,但在2014年-2016年连续三年亏损后,于2019年4月遗憾摘牌。
仅仅几年时间,泡泡玛特的境遇已发生巨大转变。
运营Molly等多个IP,引入“盲盒”玩法的泡泡玛特,通过转型实现了翻盘。其2017年-201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业绩增长如火箭升空。
此次,市场关注其是否能够再次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从新三板转战港股,泡泡玛特的动作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家公司描述自己为“集潮流商品零售、艺术家经纪、新媒体娱乐化平台和大型展会举办于一体的IP 综合运营服务集团”。
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在过去的几年中实现了惊人的增长。其2019年的营收市场份额达到8.5%,且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率均高达两位数。
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玛特的盈利模式和产品策略也颇具特色。
其通过与艺术家合作,推出多款独家和自有IP产品,尤其是“Molly”系列,成为了公司的明星产品,带动了公司的业务增长。引入“盲盒”玩法,增加了产品的神秘感和趣味性,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公司的业务并不局限于单一IP。招股书透露,泡泡玛特目前运营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和73个非独家及独家IP。虽然自有IP的收益占比逐年下降,但独家IP的收益占比却在逐年上升。
面对多元化的IP布局和不断增长的线上销售渠道贡献,泡泡玛特正努力拓展其业务版图。
线下方面,公司拥有114家零售店,遍布33个一二线城市主流商圈。机器人商店、展会等多元化销售渠道也在为公司贡献收益。
线上方面,天猫旗舰店、泡泡抽盒机小程序、葩趣线上潮流玩具社区等渠道的销售额也在逐年攀升。
泡泡玛特还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已覆盖21个海外及地区。最近,其在韩国的直营门店也已经开业。
估值方面,今年4月完成的Pre-IPO轮融资后,泡泡玛特的估值达到了约25亿美元。相较于新三板退市前的20亿币估值,已经实现了翻番。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盲盒”市场也涌现出了如TOKIDOKI、阿狸等众多竞争对手。泡泡玛特如何保持其市场地位和护城河的持久性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未来,泡泡玛特将如何发展?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