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互联网界的重大新闻莫过于赶集与58的合并。这两大平台的联姻,预计将在垂直O2O领域掀起一场自建与收购的,用以抗衡垂直O2O创业企业对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冲击。由于垂直细分领域的复杂性,如做菜、买菜、保洁等都可以成为O2O创业项目,58赶集想要完全控制本地生活的目标并不容易。
对于58和赶集来说,多年在SEO等流量方面的优势让他们的平台逐渐成为一些只做服务但缺乏平台的本地服务商家的导流平台。随着各垂直项目的兴起,企业不仅有服务亦有平台,且通过移动互联网可以更直接地接触用户。这使58和赶集意识到,他们不再是流量的唯一掌控者。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平台模式应该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深入探讨。
黄页是否真的可以作为O2O的?
春节后,关于黄页能否成为O2O的文章引起了广泛讨论。有人认为,企业可以通过电话簿甚至地图等黄页属性完成O2O线上平台的功能。我认为这种观点仅对了一半。
传统黄页在O2O领域只能提供信息流,却无法完成交易闭环。也就是说,它有潜在的价值,但并非完整的O2O解决方案。以触宝为例,这家公司以黄页起家,如今已经转型为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接入大量服务提供商,并与多家OEM厂商合作,成为O2O的优质。
触宝以线上起家,但如今也在积极拓展线下资源。它利用大平台优势为各家项目导入用户及流量。这种模式使得触宝与垂直O2O项目并非对手,而是共生关系。
生活服务平台能否敌过垂直O2O?
58与赶集的合并无疑会增强其对抗垂直O2O的能力。但触宝这样的生活服务平台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不仅能够为垂直O2O项目提供用户及流量支持,还可以通过与有优势的企业合作,共同打造服务平台。
那么,为什么不是微信成为移动端生活服务平台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微信过于社交化,缺乏购物场景;微信的合作伙伴更倾向于成熟且市场份额足够大的企业;微信的封闭性也使得其与其他垂直领域的合作受到限制。
事实上,垂直细分领域的创业团队虽然规模较小,但却有着击倒大企业的可能性。微信若想成为真正的移动端生活服务平台,就需要更加开放地与各领域合作。
我认为58与赶集的合并对于整个O2O领域是个利好消息。大平台抱团可以更好地抵挡垂直领域的进攻。而触宝这样的生活服务平台也将成为这场大战的既得利益者。在未来的竞争中,谁能够抢占风口,就看谁能更好地与各领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