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身高标准表

2025-02-2101:36:13常识分享0

前两天,我发现儿子和楼下的同龄孩子相比,个头“侥幸”高了2厘米,这让我联想到了一则新闻:

一项发表在《柳叶刀》杂志的研究显示,如今男女平均身高已跃居东亚第一。特别是19岁的男性,平均身高达到了175.7cm,甚至超过了南欧的葡萄牙、意大利等。这样的好消息真令人振奋。

身高话题常引发一些父母内心的“身高焦虑”,尤其是关于孩子将来能否达到理想身高的问题。有些父母因为孩子身高差距几厘米而担忧不已。想想看,有人就因为身高原因错失了心仪的学校和工作,甚至因身高160cm被分手31次。

孩子的身高问题确实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业、工作和生活。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多长几厘米呢?其实,七分靠遗传,三分靠管理。虽然遗传因素占主导,但后天的环境和管理同样重要。

以潘长江为例,虽然他个头不高,但他的女儿却比他高出2cm。这告诉我们,孩子的身高并非完全由基因决定。研究结果显示,基因虽然占70%的影响,但剩下的30%则受环境影响。

世界卫生WHO发布的亚洲人身高预测公式为我们提供了参考:

男性的预测公式为:(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cm),正负误差7.5cm;女性则为:(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cm),同样正负误差7.5cm。

这意味着,除了基因的影响外,孩子的身高还有大约15cm的发展空间。换句话说,如果原本孩子可能只长到160cm,但通过科学的“身高管理”,完全有可能助其达到175cm。

在这里,我要提醒各位家长几点关于“身高管理”的关键要素:

保证孩子的睡眠质量。生长激素在熟睡后会进入高峰期,量是白天的3-5倍左右。让孩子在9点前入睡,早上7点再起床,更有利于孩子的身高发育。

鼓励孩子进行户外运动。有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比不运动的孩子可高出4-10cm左右。像跳跃运动如篮球、跳绳、跳远等,以及伸展运动如游泳、体操等,都是有利于长高的运动。

科学补钙也很重要。钙是骨骼、牙齿的主要无机成分,缺钙不仅会阻碍长高,还会引起其他健康问题。每天500ml的牛奶是补钙的好方法,但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豆类、蔬菜等。

补充维生素D也同样重要。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帮助骨骼生长。除了晒太阳外,当晒太阳不能满足维生素D的需求时,可以考虑补充维生素D物。

我想提醒大家避免三个长高误区:不要给孩子吃过量的水果;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不要拔苗助长。每个孩子的生长曲线都是独特的,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不必过于担心。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的发育是否正常呢?可以观察孩子是否骨龄偏小或描绘生长曲线进行评估。对于具体的生长曲线描绘方法,可以记录孩子的身高数据并参照WHO生长曲线表进行评估。

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长更高。为了孩子的未来和健康,让我们一起做好孩子的“身高管理师”吧!

参考资料:

《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 儿科杂志

《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建议》,儿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