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版西游记

2025-02-2106:49:30生活经验0

中新网讯,1982年,杨洁导演的《西游记》启程拍摄首集《除妖乌鸡国》。经过六年光阴,共铸25集经典之作。这部作品至今仍频繁重播,深受观众喜爱。

王崇秋供图

杨洁导演逝世后一年多,她与丈夫、82版《西游记》摄像师王崇秋合著的《我们的西游记:敢问路在何方》问世。王崇秋在专访中,详细回忆了拍摄幕后的点点滴滴。

细节一:情感渗透

杨洁导演曾言:“‘人情味’三字,常与神话故事《西游记》相距甚远。实则不然,任何剧作,若无‘情’,便失其魂。”在这部作品中,不论是人物还是神仙妖魔,都流露出一种独特的人情味。

孙悟空保护唐僧的细节也体现了他们的师徒情深。在借宿的农户家中,孙悟空细心为唐僧调整油灯位置,以及救师父于黄袍怪之手时的深情呼唤,都体现了细微之处的真挚情感。

细节二:景美情真

《西游记》不仅情感丰富,景色也美不胜收。它囊括了的名山大川和文化深厚的古寺道观,更有许多飞天入地的大场面。而这些精彩镜头的背后,是摄制组的精心设计与不懈努力。

例如为了拍摄“天河牧马”的场景,王崇秋埋身土坑中仰拍,甚至因此患上白癜风。而在拍摄《智激美猴王》中的追兔场景时,摄制组成员需共同协作,追逐兔子以捕捉最佳画面。

摄制组为了获取最佳拍摄角度和背景,常常不惧辛苦,上树、爬山、利用各种交通工具。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敬业精神可见一斑。

细节三:技术与用心

虽然82版《西游记》在特技方面显得略显简陋,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部用心之作。剧组成员在拍摄过程中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例如在拍摄《大战红孩儿》时,六小龄童身裹石棉衣真实演绎被火烧的场景。而吊威亚的演员们也曾因钢丝过细而从空中摔下。这些演员们不分大小角色,都尽心尽力地完成自己的表演任务。

细节四:艰辛与坚持

当时剧组条件有限,预算紧张,但大家依然齐心协力。杨洁导演即使身体不适也会坚持参与拍摄工作并协助道具分类装车等。

剧组为节省开支并方便拍摄工作,找来了一批班底演员客串小角色。主演们也时常需要救场。尽管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但剧组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细节五:情怀与经典

《西游记》之所以能成为一代经典并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种情怀的体现。

演员们的精湛演技、恰到好处的配乐以及直白的台词都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即使被翻拍和改编多次仍然无法被超越因为它的魅力源自于那群敬业的人和那段百味人生。

岁月虽然给过去的作品加了几分但观众的选择始终是准确的。《西游记》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是因为它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