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1.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能量最低原则: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会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轨道。
(2)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须相反。
(3)洪特规则: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应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特别提醒】元素的电子排布稳定性与其电子排布状态有关,如基态铬原子和铜原子的电子排布情况。
2. 电离能与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1)电离能:同种元素的原子,电离能逐级增大。同周期元素而言,碱金属第一电离能小,稀有气体第一电离能最大。
(2)电负性:电负性是衡量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重要参数,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
二、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 杂化轨道与分子立体构型:杂化轨道类型对分子的立体构型有重要影响。
2. 分子的极性:由分子的构型决定,常见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也有规律可循。
三、晶体结构与性质
1. 不同类型晶体的比较: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各有其特性。
【雾点盲点】关于能级顺序的一些细节,需注意能级交错现象。
【保温训练】
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之前学到的知识,例如通过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来判断其电子排布和化学性质等。
四、其他元素族及其化合物
(1) 碳纳米管的结构类似于石墨晶体,每个碳原子通过sp²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多层碳纳米管的层与层之间靠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
(2) 关于C、Si、H的电负性大小比较。
(3)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SnBr₂分子中Sn—Br的键角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