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东来”这一美妙寓意,象征着紫云自东方滚滚而来,常常被视作吉祥的预兆。那么,你是否曾好奇过这个成语的由来呢?
讲到“紫气东来”的出处,必然要提及一个地方——函谷关。此关隘位于三门峡市以西的灵宝市(县级市),自古便是洛阳通往长安的重要军事通道之一,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它坐拥高原之西,俯瞰绝涧之东,南接秦岭,北靠黄河,深陷峡谷之中,得名“函谷关”,也成为了后来“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函谷关的故事
据汉朝的刘向在《列仙传》中记载,老子曾西游至函谷关。当时关令尹喜见到有紫气弥漫在关隘之上,然后老子乘着青牛缓缓地穿越了关卡。
尹喜,原名公文,是周康王朝中一位才德兼备的大夫。他热爱天文学和占卜之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有预知未来的能力。眼见天下即将大乱,他辞去了大夫之职,请求出任函谷关令,以远离纷争,专心致志地修行。尹喜后,常常在阁楼上观察天象。
一天夜里,他望见东方紫云,绵延数里,自东向西飘来。他心知必有圣人将要经过此地,便立即命令守关的兵卒:“若未来九十天内有容貌奇特的人从东方而来,立刻禀报,不得放行。”同时他自己也每日沐浴、斋戒等待圣人的到来。
终于在七月十二日午后,当太阳偏西时,一位乘着青牛的老者出现在关口。老者仙风道骨、气质非凡。尹喜见状大喜,立刻迎上前去恭敬施礼:“关令尹喜叩见圣人!”老子有意试探尹喜的诚心,便故意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但尹喜识破其身份,坚持请他留下指导修行之道。
经过一番交流,老子被尹喜的诚意所感动,便决定留下一本著作作为对尹喜的教导。这本书就是《道德经》。这部经典作品由老子在函谷关期间所著成。
在完成了《道德经》后不久之后老子的离开、留下的恩惠等等经历...
这个故事代代相传下来后人们常以“紫气东来”形容吉祥的征兆。杜甫的诗句“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正是这一文化的生动体现。
通过这些历史和文化典故您对“紫气东来”这一成语是否有更深的认识了呢?期待您的评论与我们分享您家乡那些流传至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