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玻璃纤维企业包括巨石、泰山玻纤等宣布对电子纱和电子布产品价格进行恢复性调整。据公告,电子细纱复价800元/吨,电子布复价0.3元/米。这一调价行动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电子纱和电子布的价格长期偏低,加之原材料和能源等成本的上涨,使得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压力。
业内专家和玻璃纤维分析师均向记者表示,从供应端来看,当前市场供应量短期可控,未来也不乏新建产线计划。但值得注意的是,高性能低介电电子纱的需求缺口愈发明显,这将带动普通电子纱价格的上涨。虽然短期内价格上涨可能逐步落实,但也要考虑到新产能投放对市场的影响。
至于价格情况,虽然近期有企业宣布提价,但整体上还处于低位。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电子纱和电子布的价格均有小幅上涨,但幅度有限。也指出,随着供应端的增量和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中长期价格可能仍有一定上涨预期,但涨价落实还存在不确定性。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部分玻璃纤维上市公司已经出现亏损或业绩下滑的情况。例如山东玻纤、国际复材和中材科技等公司的业绩均有所下滑。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行业产能的扩张和需求的低迷,行业迎来了至暗时刻。但好消息是,随着新兴领域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的利好支撑,行业或许将迎来复苏的希望。然而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行业的供需关系及国内外企业在高端产品生产上的竞争差距。针对这些问题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应对。在此背景下部分投资者将此次价格调整视为利好消息对股市产生积极影响也不难理解。而对于供给端也不容忽视在未来几年内玻纤市场供需关系或将趋于平衡但也需要关注新产能投放进度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确保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此外对于玻璃纤维这种轻质高强耐腐蚀的电绝缘材料其下游领域涉及汽车轻量化风电光伏等多个领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尤其是在电子纱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