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油茶的做法和配方

2025-03-1318:47:18常识分享0

油茶,作为桂北少数茶文化的重要代表,深深根植于传统之中,已然成为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符号。在桂北地区,油茶的浓郁醇厚滋味,代代相传,镌刻在每一位桂北人的味觉记忆中。

在广西北部山区,打油茶的饮食习惯在少数聚居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侗族、瑶族、苗族等少数的日常生活中,油茶的地位不可或缺,甚至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

自古以来,茶便有“万病之”的美称。对于居住在带山林区的侗族、瑶族等少数而言,山高林密、潮湿闷热的环境使得瘴疠之气、百毒之虫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油茶,具有健胃消食、提神醒脑、清热解毒、祛湿避瘴的功效,成为防治疾病的良方,得以代代相传。

广西北部恭城瑶族县流传着一个关于油茶的传说。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品尝油茶后,赞不绝口,御赐其名曰“爽神汤”。当年乾隆皇帝品尝油茶时,正是山珍海味吃腻了的时候,油茶独特的味道令皇帝耳目一新,食欲大增。自此,恭城油茶声名远扬。

制作恭城瑶族油茶时,茶叶需经过反复捶打四到五次,每一次的味道都会有所变化。从浓烈微苦到醇香甘甜的变化过程,形成了恭城油茶独特的口感。人们常说:“一杯苦,二杯夹(涩),三杯、四杯好油茶”。

除了独特的口感,恭城瑶族油茶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丰富多样的佐茶小吃。恭城人善于把糯米加工成各式各样的粑粑,这些或甜或咸的粑粑是特色佐茶食品。每逢年节,佐茶的小吃和食物就有几十种,一壶油茶配一桌美味,成为恭城油茶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油茶不仅是招待客人的食物,还是定情信物的象征。在侗寨,小伙子们到姑娘家做客是传统的交际和恋爱方式。油茶不仅是招待客人的食品,更是传达情感的媒介。能否赢得心仪姑娘的芳心,关键就看她是否愿意亲手为他端上一碗油茶。

随着社会的变迁,油茶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饮食范畴,成为人们联系情感的纽带。无论节日庆典、婚丧嫁娶,还是祭祀先祖、接待客人等重要场合,都离不开这一绵延千年的独特饮食。如今,油茶已从大山深处走向繁华都市,成为传播文化的载体,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为了方便更多喜爱油茶的人们品尝到这一美食,便携式的浓缩油茶应运而生,让广西的油茶飘香海内外。

各位观众可以通过广西卫视每周六21:20、综艺频道每周日23:00、新闻频道每周五14:30以及国际频道每周日21:00观看相关节目,了解油茶的独特魅力。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也同步播出,供观众点播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