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甲骨文图片及字解

2025-03-1401:43:25常识分享0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219课,我们来讲《说文解字》540部中“癶”部的三个汉字:“癶、癹、登”。其中,“癶”是部首汉字,人们也通常把“癶”称为“登字头”,“登”是今天的重点汉字。以下是详细内容:

1. 癶。

“癶”在《说文解字》中是540部部首汉字,同时也是现代汉语201部部首之一,读音为b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癶,足剌癶也。从止”。它是一个象形字,本义是两足分张。当人的两足分张时,行走的方式会不太正常。无论是前足分张(外八字)还是后足分张(内八字),都不是正常的行走姿态。

(展示八字脚的图片)

其他古籍对“癶”也有解释,例如徐锴的《说文系传》:“两足相背不顺,故剌癶也。”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剌癶,叠韵字。”饶炯的《说文部首订》:“剌癶古语,谓足动止不自由,形容其行不前貌也。”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两足箕张就是剌癶。”这些解释都强调了“癶”字描绘的是两脚不正常的姿态。

剌癶还有其他写法,如“獵(liè)跋”、“剌犮”、“拔剌”等,都描述了同样的意思。

(展示癶字的小篆写法)

2. 癹。

癹的读音为bá。《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癹,以足踏夷草。从癶,从殳。《春秋传》曰:‘癹夷蕴崇之’。”许慎认为这是一个会意字。

如果按照许慎的解释,癹的意思是两脚踩着除草。但有一些争议,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认为这里这个字的本来写法就是“癹”,但后来有人直接改成了“芟”。他提出了“发亦癹之讹”的观点。因此关于这个字的解读还有证。对普通读者来说了解即可。

(展示癹字的字形发展)

3. 登。

登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读音有两个:

(一)dēng。这是主要读音。《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登,上车也。”许慎认为登是象形字,像登车的样子。但这个解释与一些古文字中的描述不符。李学勤先生主编的《字源》中,陈英杰先生认为登是形声字。古文字中的登以《尔雅·释诂下》中的解释为准,即:“登,升也。”还有其他的意义如进献、实现、成熟等。关于登字的争议很多,我们可以暂时以《字源》为准,认为登的本义就是升。其实,《玉篇·癶部》中的登也训为:“升也。”比如成语五谷丰登就是庄稼成熟的意思。除了这个本义外,登还有很多其他的用法。比如增加、进献、上册、科学考试中选等等。清代黄生《义府·冥通记》中,“登”表示时态,相当于“当即”“立刻”。“登”还用作副词表示停留等意义。除此之外,“登”还用作姓。(二)dé。这个读音出自《字汇补》,通“得”。《公羊传·隐公五年》中有相关记载。这是地方方言的读音。登字的小篆写法如图:登的小篆写法展示在这里不再重复给出图片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