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 文/图
绝色的城市总有绝色的夏日风物相伴,六月,城市的物候美景在潋滟水光间绽放。
成都自古便是阡陌纵横,湿地沼泽遍布。这里有许多原生湿地物种繁衍生息。古时,成都城中有一大湖,称摩诃池。五代后蜀主孟昶之妃花蕊夫人曾泛舟湖上,作诗赞美其美景。宋朝大诗人陆游也在成都度过了惬意的时光,曾漫步摩诃池边,感慨春光短暂。醉意中挥笔写下摩诃古池苑的诗句。
大花蕉曾是这片土地上众多湿地物种的代表,但随着城市变迁,许多原生湿地物种逐渐离我们远去。如今的成都,投入巨资恢复和打造城市湿地,以期再现当年湿地景观。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无数人工湿地如星罗棋布般分布,各种水生园艺植物点缀其中,尽显诗情画意。成都人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越发重视,但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浣花溪湿地公园位于成都城西,环境优美,占地广阔。这个季节,一大片的水生蕉在溪畔湖边繁花似锦,翠绿蕉叶与粉红粉黄的花朵相映成趣,如一曲流动的五彩旋律。水生蕉来自蕉科蕉属,过去在成都最为常见的是大花蕉。如今,在成都沿锦江的绿地或公园中就有大量的大花蕉丛植。盛放在成都湿地景观中的水生蕉的祖先来自于中美洲的湿地,具有耐涝耐酸碱的特点,通常作为水生景观植物在全球湿地公园中栽种。在成都,它们的花期从初夏一直持续到中秋,长达五个月以上。
一丛水竹芋在水边开出了皱巴巴的紫色花。这种挺水植物会在夏季抽出一根长长的花茎,开出紧凑密集的花序。有趣的是,水竹芋拥有“捕虫”的本领。当鸟类和大型昆虫前来觅食时,花朵中的触发,将花上的花粉狠狠地打在觅食者的身上。水竹芋对水体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被培育为一种水生观赏植物在全球的园林中栽植。在成都的湿地中,蜂鸟等鸟类为水竹芋传粉,但效率较低。一些蚊蝇因误以为花中有餐食而前来赴宴,却常常误触被。
四川大学化学楼前的睡莲池中,睡莲悠然绽放。与挺立的莲花不同,睡莲是浮水植物。初夏时,睡莲便开出一池花朵。虽然都与水生植物有关,但睡莲与莲是完全不同的两类植物。印象派大师莫奈晚年的睡莲画作令人赞叹不已。在浣花溪畔的水岸边湿地中生长着一种高大的草本植物——千屈菜。六月是它的花期,紫红色的穗状花序向上笔挺直立,格外精神。千屈菜是一种特别喜欢水生湿地环境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虽然名字中带着菜字头却是一种观赏花卉植物。千屈菜来自千屈菜科的千屈菜属名字中有血污之意因披针形的叶片极像柳叶又有水柳的别称这种柔美的湿生植物也有着狂野的内心它们在欧亚被当作正式的观赏植物后也远渡重洋去了美洲成为一种水生观赏性植物展示出了它们占领地盘的决心和能力令人叹为观止整个城市中的每一处风景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