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家庭厕所新选择:坐厕到蹲厕的转变之旅
在我们买下这套样板房并着手装修之际,因家庭成员间的一致推动,我们决定改造家中的一处厕所,将原本的坐厕改为蹲厕。这一决定源于楼下住户的投诉,他们表示因为我们家卫生间二次防水工作没有做好,导致他们的住所出现了漏水问题。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这次改造的全过程。放心,这里并没有令人不适的场景,只是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如果你们在未来遇到类似的需求,可以借鉴我们的经验。
一、前因后果:一次额外的负担
改造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卫生间的漏水问题,同时顺应家人的意愿将坐厕改为蹲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决定全面翻新卫生间,顺便解决二次防水的问题。据楼下住户反映,漏水问题已存在一两年之久,甚至影响到隔壁房间的木地板。这次改造共花费了2200元,其中包括800元的防水工程费用,1000元的蹲厕改造费用,以及400元的水箱和蹲便器费用。原本只需重做防水工程,但由于媳妇的提议,额外增加了蹲厕改造的费用,这笔额外的负担让我们有些心疼。
二、选材:精心挑选蹲便器与水箱
虽然我们对市场上的蹲便器种类和品牌了解不多,但我们深知自家使用的产品必须耐用且实用。我们选择了大气、易于使用的蹲便器以及水力强劲的水箱。选购时,有个小贴士要告诉大家:水箱和蹲便器可以分开选购,不必全部选择同一品牌。市面上的水箱价格不高,而冲力大的双按键节水型水箱很多;蹲便器的种类则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喜好来选择。我们最终选择了一款分体式蹲便器,不带存水弯、防滑设计,但存在一些缺点,如没有前挡水和分体式设计带来的溅水问题。水箱方面,我们选择了与蹲便器同品牌的产品,安装简单,冲水效果强劲。
三、改造过程:拆除、挖掘与安装
改造过程繁琐,需要先撬开瓷砖、挖开防水层、改下水管道、填埋安装蹲便器和水箱。幸运的是,这次改造只涉及卫生间的一半面积,节省了一部分费用。改造的重点是坐厕改蹲厕,二次防水工作则在改造完成后进行。挖掘防水层后,需要修正下水管以防止冲厕所的水反灌。最终改造完成的蹲厕位置与卫生间门平齐,预留的空间不够充足,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撞到水箱。
四、使用效果与体验
改造完成后,我们对蹲厕的使用效果和冲水效果进行了评估。蹲的位置足够宽敞,但由于卫生间没有做干湿分离,洗澡后地面,使用体验有所下降。由于师傅贴的瓷砖不够平整以及蹲便器的安装位置问题,导致洗澡后地面容易积水。由于卫生间预留空间不足,站起来时需要稍微挪动一下以免碰到水箱。尽管存在一些缺点,但蹲厕的冲水效果比马桶更强劲,至少不用担心堵塞问题。家里终于配备了两种类型的卫生间,满足了不同家庭成员的需求。
整个坐厕改蹲厕以及厕所二次防水的改造工程终于完成。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额外花费、使用不便等,但总的来说解决了我们的需求,让家人更加满意。这次的改造让我们意识到在装修前需要更充分地考虑和规划,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额外花费。希望我们的经验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