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现代书法艺术涌现,既拓宽了人们对于传统书法的认知视野,又刷新了人们对汉字审美标准的理解。由于现代书法在学术评判上的不足,导致行业质量参差不齐,公众对于“江湖体书法”、“丑书”等当代文化现象存在诸多争议。
近日,一场特殊的书法展览在上海引起广泛关注。8月11日至15日,“别书——洪卫书写艺术展”在上海南京东路的朵云轩盛大开展。
洪卫,这位名声大噪的设计师,以其多元才华震撼业界。他虽非书法家,却凭借其独特的设计风格,荣获国际设计大奖200余项。他编著的书多次斩获“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荣誉,更创立了家具品牌“未”,推出了数百款新中式家具。他还跨界从事字体设计,其“呢喃宋”正文字体得到日本字体设计协会的专业认可。
展览现场,洪卫的书法作品成为焦点。尽管展览特意将其作品命名为“书写”,以与传统书法相区分,但争议仍不可避免。许多人质疑:这些歪歪扭扭的字若是出自小学生之手,可能因不符合规范而被罚抄,为何洪卫的作品却能登上大雅之堂?
策展人王南溟认为,洪卫旨在通过展览展示他对书写的独特理解。他强调分辨“书法”与“书写”的重要性,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评判标准。历史上一直存在不规整书写与规整书写之间的辩证关系,现代书法的变形夸张式书写便是对不规整书写的放大。洪卫这位设计师出身的书写者,更能突破边界,在书写式字体设计与书法之间自如游走。
王南溟进一步分析洪卫的作品,认为其受到陆机《平复帖》的笔势和残破效果的影响,并融入王遽常的铁笔式运笔技巧,特别是在篆刻中更为明显。在空间关系上,洪卫打破章法约束,字形黑白关系处理夸张,为作品带来别样的视觉体验。
对于争议,洪卫坦然面对。他强调自己的作品属于书法,并未完全脱离既有规范。他追求作品的纯净度,如同毕加索期待其作品如孩子般纯真。对于近年来出现的“江湖体”,洪卫表示恶俗不堪,深恶痛绝。
洪卫的书写艺术在当代审美世界中独树一帜。前有吴冠中先生晚年对书法图像化的探索,后有把书法展办进菜市场的创意之举,尽管大众的理解力可能跟不上艺术家的创造力,但我们这一代人很可能见证传统书法的现代转型过程。洪卫的展览,无疑为这一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