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别样的视觉盛宴在南京路上大光明电影院上演。3月8日,随着电影《还有明天》的热度不断升温,影院外墙被一幅巨大的粉色海报覆盖,为南京路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影院内,粉红色的氛围弥漫,观众热情高涨,纷纷前来参加《还有明天》的电影首映礼。
首映前夕,意大利导演宝拉·柯特莱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分享了影片背后的创作故事以及对观众的诚挚感谢。
《还有明天》是一部以二战后罗马为背景的电影,讲述了一个贫困家庭主妇迪莉娅勇敢追求自由与梦想的故事。影片荣获多项大奖,并在意大利影史票房排行榜列第九,同时也是意大利票房最高的独立影片。
当日,电影院装饰得十分梦幻,粉色打卡元素随处可见,氛围不亚于其他好莱坞大片。有趣的是,《还有明天》虽在意大利本土票房超越了某些影片,但它却是一部黑白电影。粉色海报上微妙的变化,象征着电影中的某个关键时刻。
影片以迪莉娅遭受家庭的一幕开场,揭示了那个时代的残酷现实。柯特莱西介绍,影片灵感源于她的祖母和曾祖母的亲身经历,希望通过影片向所有未被历史记载的女敬。影片的片名《还有明天》寓意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寄托。
虽然影片探讨了严肃的主题,但也不乏轻松幽默的喜剧元素。柯特莱西巧妙地以歌舞形式展示了家庭的场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表示,的循环性通过音乐节奏得以隐喻,这种表现形式可能更具说服力。
影片不仅以真实历史为背景,而且细节之处也充满了历史的痕迹。例如,“擦掉口红”的设定就是源于真实历史细节。当时的报纸上会有声明规劝女性选民投票时不要涂抹口红,而影片中的这一设定正是基于这一真实的历史细节。
柯特莱西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她的导演生涯可谓水到渠成。她在多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曾获得众多奖项。对于首次担任电影导演并自编自演的她来说,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在活动现场,柯特莱西也表达了对观众的感激之情。她表示,虽然与意大利有着遥远的距离和文化差异,但影片所探讨的女性心理话题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种共鸣不仅仅在意大利和欧美地区引发讨论,也在拉美地区引起了广泛关注。
柯特莱西的着装也展现了她对东方文化的了解与喜爱。她身着一件黑色西装外套,翻领上的粉色绒花胸针十分引人注目。她说这是的发行方特意为她准备的礼物。观影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喜爱让她深受感动。尽管她无法准确说出是哪部分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但她相信影片所探讨的话题具有现实意义,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
来源: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