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之夜:天津评剧院在石家庄的璀璨演出
2月2日晚,石家庄会堂灯火辉煌,天津评剧院为河北的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评剧盛宴《金娥》。摄影师龚正龙用镜头捕捉了这一难忘时刻。
夜幕下的会堂,琴弦,灯光流转。曾昭娟身着翠衫,惊艳登场。她的出场,仿佛让整个舞台都为之生色。老戏迷罗会改兴奋地攥紧拳头,为这位戏剧“二度梅”获得者喝彩:“唱得太好了,这就是咱沧州人的骄傲!”
随着春节的脚步临近,河北为让群众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策划了“十台大戏贺新春”系列演出。天津评剧院此次远道而来,为河北的父老乡亲献上改编后的经典剧目《金娥》。
舞台上,曾昭娟饰演的金娥婉转动人,她的唱腔既展现了评剧花派的风采,又融入了自己的独特创新。舞台上的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观众的心弦。评剧的传统乐器板胡与鼓板的配合,仿佛直达人心,引领观众走进金娥的内心世界。
评剧,源自河北唐山,历经百年传承,如今已成为第二大剧种。诸多老一辈评剧艺术家如马泰、韩少云等都在唐山接受过艺术的熏陶。《金娥》改编自评剧花派名作《半把剪刀》,这一作品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在戏剧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当晚的演出热情似火,观众纷纷表示,《金娥》保留了《半把剪刀》的经典唱腔,同时融入了时代气息,更加贴近当下的审美风格。剧中的“投河”“认子”等场景更是令人动容。曾昭娟激动不已地表示:“河北的观众懂戏爱戏,希望通过戏曲交流让大家过一个快乐的戏曲年。”
这一晚,不仅是评剧的盛宴,更是文化的交流。河北的观众用他们的掌声和欢呼声,表达了对天津评剧院的热烈欢迎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这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艺术交流,让戏曲艺术之花迎春盛开。
关注河北新闻网,获取更多河北的最新新闻和文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