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定义**:在厚煤层开采过程中,于煤层底部或特定厚度范围内设置一个高度为2至3米的采煤工作面。利用综合机械化手段进行开采,借助矿山压力或松动爆破等方法,使顶煤破碎后自然散落下来。这些破碎的煤炭通过支架后方或上方的放煤窗口被放出,并由刮板运输机运离工作面。
**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工艺细节**:在沿煤层底部或其分段布置的综采工作面上,采煤机完成割煤后,液压支架立即进行支护并移至新位置。随后,前部输送机在工作面的推动下移至煤壁。接着,操作后部输送机的专用千斤顶,使后部输送机相应前移。经过1至3次的采煤过程后,按照规定的放煤工艺要求,打开放煤窗口释放已经破碎的煤炭。当释放出的煤炭中矸石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及时关闭放煤口,完成一个采煤工艺循环。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及设备布局图示**。
**顶煤裂碎原理**:在煤壁前方的煤体,因受到支承压力的影响会发生变形、位移和。当支架移动到适当位置时,应力降低、能量释放,经过数次支架支撑,煤体进一步破碎,形成易于通过放煤窗口释放的破碎体。
**高抽巷概述**:高抽巷位于煤层上方的岩层中,是一种专门用于瓦斯抽放的巷道。根据其布局,可分为走向高抽巷和倾向高抽巷。
**底抽巷简述**:底抽巷,又被称为底板巷道,位于冒落带下方的岩层中。它的主要功能是布置在煤层底板中,用于抽放瓦斯。
**冒落带解释**:这是指在工作面放顶后,引起煤层顶板的岩层产生冒落的范围。冒落带的高度与采出的煤层厚度、上覆岩石的碎胀系数以及倾角等因素有关,通常是采出厚度的3至6倍。冒落带内岩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自重作用下发生弯曲、断裂、破碎成块而冒落;二是冒落的岩石具有碎胀性和可压缩性。
**裂隙带描述**:裂隙带是指采空区上覆岩层中产生裂缝和离层,但仍保持层状结构的那部分岩层及其所属的空间范围。在这个区域内,岩层不仅会产生垂直于层理面的裂缝或断裂,还会出现顺层理面的离层。裂隙带的高度一般为采高的10至3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