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语:“穷养儿子富养女”。古人对自己儿子的谦称叫“犬子”,而对女儿的称谓则是“千金”,这与上述的俗语似乎有着某种默契。
看起来好像是女儿更尊贵,但实际上在古人的语境中,“犬子”的称呼背后隐藏着对儿子的深厚期望。对儿子的期望往往更高,因为他们需要经历寒窗苦读,争取一朝金榜题名,实现平步青云。这与现代的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于女儿,古人则采用富养的方式,出嫁时还会准备丰厚的嫁妆,确保她们在夫家能有所尊严。在明清话本之后,“千金”这一称呼越来越多地用于指称官宦人家的未婚女子,彰显其高贵与尊贵。
关于“犬子”这个词,它最早出现在《史记》中,与司马相如有关。司马相如因天赋异禀,被父亲寄予厚望,同时也担心他命途多舛,于是按照“贱名好养”的传统,给他取小名“犬子”。后来这一称呼逐渐演变成对自己儿子的谦称。
而“千金”这个词也源自《史记》,与南梁文学家谢朏有关。最初,“千金”并非用来形容女孩,而是用来形容才华横溢的年轻男孩。谢朏因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受到肯定,被称为“千金”。“千金”后来也开始被用来形容女孩,这一转变发生在元代杂剧中。从那时起,“千金”逐渐成了对贵重女孩的称呼。
我们知道古人注重谦虚守礼,“千金”一般是对别人孩子的称呼,而对自己孩子的称呼则有所不同。古人对自己的儿子通常称为“小儿”、“犬儿”、“小子”,对女儿则称为“小女”、“息女”。在称呼别人的子女时,则显得更为尊敬,如用“令郎”、“贵公子”等词。这种语言习惯体现了古人对礼仪的尊重和对他人子女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