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寒冬以来,无论北方的暖气还是南方的空调,都会让室内空气变得较为干燥。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更为严苛,特别是那些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朋友们,湿度的变化都会对他们产生较大影响。对此,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耳鼻咽喉科副医师李虹给出了一些建议。
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对于老年人居住的空间,适宜的湿度范围应该是30%~50%。在寒冷的地区,由于室内暖气过热,空气会变得过于干燥。这种状况会导致老人的鼻咽、气管、支气管脱水,使其弹性降低,黏液减少,纤毛运动减弱。这样,空气中的尘埃和细菌不能被及时清除,容易诱发或加重老年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干燥的空气还会使皮肤表皮细胞脱水,导致皮肤变得粗糙、起皱,甚至开裂。
虽然空气太干燥会带来健康隐患,但如果室内湿度过大,超过50%,同样会造成不适。特别是在冬季,湿度过大还会加速热传导,使空气显得阴冷,令人感到抑郁。很多老人在这种环境下会感到胸闷、呼吸困难,严重的甚至可能诱发心。空气过于干燥或潮湿都不利于身体健康。与温度不同,湿度的调节无法通过增减衣物来解决,必须通过人工手段来调节。
为了监测室内湿度,老人们可以选用湿度表。当显示湿度低于30%时,可以通过在暖气上放湿布、在地上放盆水或使用空气加湿器等方式来增加湿度;如果室内湿度高于50%,则建议关掉加湿器或使用空调、抽湿器等除湿设备。李虹医生提醒,使用加湿器时要定期清洁加湿棒,避免滋生细菌和真菌。老年人免疫力普遍较低,一旦感染真菌,治疗起来将非常棘手。
除了湿度表的监测功能外,它还能显示温度。标准中提到,老人居室的冬季供暖温度应保持在18℃至28℃之间,而23℃至26℃是最舒适的温度范围。室内外温差过大可能对老人的血管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脑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可能诱发中风。建议老人居室的温度与室外保持5℃至10℃的温差。
还需提醒各位老人,居室要经常通风。空气流动能减少病菌滋生并防止返潮、预防感冒。建议每天通风2至3次,每次至少30分钟。通风时要注意避免对流风直吹。虽然有些老人依赖空气净化器,但一般净化器只能除尘、除油烟和异味,真正能杀灭细菌和病毒的是较为高档的净化器。而且长时间在封闭空间使用空气净化器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所以空气好转时没必要使用,自然通风是最佳选择。空气净化器的滤芯也要定期更换,否则起不到净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