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一处水塘,水边静立两株水杉,画面美不胜收。位于青岛植物园荷花池畔的这两株水杉尤为引人入胜。它们在水边伫立,仿佛与水共舞,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
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会好奇地询问:水杉是否因为种在水中而得名?其实,水杉的名字背后有着丰富的故事。早在1941年,科学工作者在四万县发现了稀有的松杉类植物,后经确认,这就是水杉。这一发现轰动了植物界,人们将这种古老的孑遗植物称为“活化石”。水杉是特有的珍贵树种,被誉为“世界之宝”。
水杉是珍贵的稀有植物,其历史可追溯至一亿多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影响,水杉在大部分地区绝迹,仅在部分无冰川侵袭的地区幸存。人们将其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水杉喜光照充足的环境,适应力强,既能在土壤中生长,也能在浅水中生长。这两株位于青岛植物园荷花池中的水杉便是在浅水中生长,它们之所以能在水中生长,是因为水杉有膝状呼吸根,能够出水呼吸,同时耐水湿。
水杉属于裸子植物门、水杉科,是水杉属的唯一成员。它们是高大的落叶乔木,一般高达30至40米,树干笔直挺拔,树冠呈塔形。春季时,嫩绿的枝叶十分引人注目,阳光穿透浓密的树林,映照在人们身上,如同科幻片般美妙。秋冬季节,叶子变成棕,与蓝天白云的倒影相映成趣,形成壮观的景色。在青岛,有几处著名的水杉林,如中山公园西侧、八大关两处以及植物园荷花池旁。
我们不能仅凭字面意义来理解植物名称,植树生长环境虽各有不同,但适者生存是不变的法则。无论是水杉还是其他植物,它们的生长环境都是经过长期适应和演化的结果。
水杉的珍贵和高贵不仅源于其出身名门和优美的外表,更因其自身素质过硬。就像当行的说法,越优秀的人越努力。青岛植物园荷花池旁的这两株水杉便是最好的例证。
每当我们欣赏这些美景时,也不禁让人想起那些关于植树的趣事。比如在青岛的某些地方,人们曾发现桥下种植的乔木,引发网民的戏言和讨论。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规律及其背后的故事。让我们一同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