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便是满载团圆意的元宵节,你们家的汤圆是否已经备好了呢?对于广东人来说,元宵节怎能少了汤圆这一“标配”呢?汤圆又被称为“汤团”、“团子”、“圆子”,它象征着“团团圆圆”。尽管人们对于汤圆的馅料口味各有偏好,但据调查显示,广州人独爱黑芝麻馅与豆沙馅的汤圆,一口咬下,甜蜜满溢心间。
追溯汤圆的历史,它最早起源于宋代。那熟悉的歌谣“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描述的就是汤圆。作为南方元宵节的特色食物,汤圆的起源可谓历史悠久。相传,汤圆的原始形态是宋代流行的“元(圆)子”,这一记载可在《东京梦华录》中寻得。最早,汤圆诞生于宋代的,即今天的浙江宁波。当地人以白糖、黑芝麻和猪油制作馅芯,再用水磨糯米面包制成生品,煮熟后食用。由于入锅时先沉后浮,故起初被称为“浮元子”,如同明月高悬夜空。随着时间的推移,“汤”字在古汉语中表示开水,人们逐渐将其称为汤团、汤圆。
在成分上,汤圆的外皮主要由糯米粉制成,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暖胃的功效。汤圆的馅料可以是甜的或咸的,甜的如花生、芝麻、核桃等,咸的有猪肉、牛肉等。汤底也可以多样化,既有甜的如酒糟、红豆沙等,也有咸的如肉汤等。对于广州人来说,大多数人对甜馅的汤圆情有独钟,尤其是黑芝麻馅和豆沙馅的汤圆。
尽管广州人喜爱传统馅料,但汤圆还有很多不同的吃法。近年来大热的水果汤圆便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炸汤圆、擂沙汤圆、拔丝汤圆等创新吃法。而在贵州、云南等地的餐厅里,你还可以找到酸菜炒汤圆或腌菜炒汤圆这样的特色菜品。
虽然汤圆寓意着团圆与美好,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它是一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在品尝时需适量为宜。而且,吃汤圆时应该慢慢品尝,特别是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避免噎到或呛入气管。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称汤圆,而北方则称为元宵。两者的制作方法有所不同:用包制方法制作的是汤圆,主要在长江流域以南流行;北方地区则用摇制方法制作元宵。不论哪种方式制作,都是元宵节的吉祥习俗,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在古人眼中,元宵灯会是年度盛事。如今,带着孩子观赏花灯仍是元宵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广州的越秀公园和文化公园都举办了盛大的元宵灯会,同时还有多种文化活动如灯谜等。广府元宵文化节也准备了丰富的活动供市民参与。如果不想出门,也可以在家观看各台的元宵晚会,领略五千年的风雅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