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的生长周期中,7至9月是春兰花芽破土而出的时候,而8、9、10月则是蕙兰花芽逐渐显现的时期。许多兰友对于花芽与的区分存在模糊的认识。实际上,花芽与是兰花生长不同阶段的表现。在花芽刚刚破土时,它们呈现出细细的苞衣尖,随着生长,会逐渐呈现出的形态,这时才形成真正的。
让我们来深入了解花芽与的不同之处。
兰花的花芽分化,指的是球茎上的生长点开始分化出花朵的过程,这是营养生长向生长转变的标志。这个过程包括花芽分化的诱导阶段以及后续的花序和花的具体分化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生理分化和形态分化两个阶段。生理分化阶段,芽内的生长点在生理状态上开始向花芽转化。当花芽生理分化完成后,便进入了形态分化阶段,也就是的形成期。兰花的内容物已经初步形成,并且可以辨识出花的形态。
花芽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发育成。由于营养不良或其他原因,有的花芽可能会形成空瘪的苞衣壳,甚至逐渐枯萎。对于兰花的养护需要精心管理,如追施全元素营养肥分、补充磷钾肥等。
在《八月花芽渐渐出追施磷钾已显迟》一文中,我们曾提到磷钾肥的施用对于花芽的分化形成作用有限,但对于花芽的后期发育却具有帮助。对于某些兰花品种,如低温春化型兰种的春兰和蕙兰,其的后期深度发育还需要低温、遮阳的环境。
花芽虽小,却蕴丰富的生物信息。春兰花芽的乳化尖、色彩、沙晕等特征都可以作为辨识的依据。随着花芽的发育,我们可以深度辨识筋纹以及苞衣壳上的其他特征。对于多花兰种,由于其花序增多,识别难度相应增加。由于其内容物孕育较多,花芽的形体通常比单花兰种更为壮硕,因此的解剖识别难度也相对较高。
观察花芽与不同时期的外部特征,对于辨识兰花具有重要意义。体积越小越需要注重微观上的鉴赏,寻找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花芽阶段,我们只能凭借经验去鉴赏衣壳上的微观特征,不能用手去感知内容物,因为此时内容物尚未完全形成。
栽培兰花的过程中,欣赏叶芽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而花芽的出现更是增添了意义。细观花芽,可以感受到无尽的乐趣,这种体验胜过读谱。这是实物摆在面前的学习机会,许多细节一目了然。能否尽收眼底、吸收营养则取决于每个人的能力。
对于初次见到花芽的兰友来说,那种新鲜感无与伦比。例如,“端梅”蕙兰的栽培,见到花芽的出现无疑会带来无比的喜悦。而后面能否长成健硕的,则需要精心的管理,包括遮阳、防菌、春化、施肥等。
(配图说明:图为蕙兰“端梅”叶芽与花芽同现的景象。)
2021年08月12日万云坤于国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