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粉丝灯牌是什么意思

2025-03-2005:21:55综合资讯0

上个月,在TFBOYS组合的十周年演唱会上,粉丝们的灯牌大战引发了广泛关注。这场传统中的老盛事展现了比往常更强烈的战斗氛围。为了躲避安保检查,粉丝们将原本厚重的灯牌进行了轻量化改良,甚至有的被设计得可以叠起来藏在手机壳里。为确保灯牌持续亮起,有人不惜在鞋底藏下十几节电池。演唱会现场,红、蓝、绿三种颜色的灯牌密密麻麻,数量难分伯仲,展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这场粉丝间的战斗不仅仅在演唱会现场展开,还延伸到了场外。在西安奥体中心旁的摊位上,贴着各家应援色的饮品整齐排列,粉丝购买饮品后可在黑板上贴下专属应援色的贴纸。贴纸的数量直接反映了粉丝的购买力,那种“不能让他们觉得我们不行”的心态使得饮品很快被抢购一空。

这种行为在粉丝应援中并不罕见。早在2016年,鹿晗的粉丝为了在其他艺人粉丝的应援物纪录前不甘示弱,共同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至于偶像同款产品,如蔡徐坤戴过的一款售价上千元的帽子,发布动态半小时内便全网售罄。

TFBOYS十周年演唱会的灯牌大战再次将粉丝应援带入公众视野,同时也让应援中最重要的角色——应援物,受到了广泛关注。粉丝们的强大购买力不仅被视为巨大的消费市场,也容易被外界解读为“疯狂”。实际上,应援不仅需要财力支持,还需要耗费大量体力。当应援能调动如此庞大的,让他们不惜付出经济、时间等成本时,仅用“疯狂”这个词来解释就显得过于片面了。

“应援”这个词源于日语,最初指的是为体育选手加油。20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偶像产业的兴起,应援逐渐用于描述娱乐圈中粉丝为偶像打气的行为。90年始,应援活动流传到韩国,随着偶像产业的壮大,韩国形成了有完备体系的应援文化。在韩流席卷世界的中,这种应援文化也流传开来。

在应援文化中,应援物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是粉丝身份的象征。应援物的出现让粉丝们在集体应援的过程中确认了彼此的身份,个体间的差异消失了,转而成为一个统一体。粉丝们对颜色的划分格外在意。随着韩国偶像团体的增多,为了区分不同组合,应援棒逐渐代替应援气球成为官方应援物。后来还出现了具有同步控制功能的“中控应援棒”、LED互动功能以及技术控制的渐变色应援棒等创新产品。

除了为偶像加油之外,应援物的另一个用途是“掰头(battle)”,这与偶像产业的运营模式有关。大型偶像组合的成员众多,唯粉之间的相互竞争问题不可避免。灯牌、应援棒等带有亮度的应援物带有更强的竞争性质,在演唱会等空间中,“灯海”成为粉丝们态度的直观体现。

粉丝们的追星生活离不开物的影子。韩剧《她的私生活》就描绘了这种现象,女主角成德美是一个追星族,她的家里布满了与偶像相关的周边产品。实际上,人对物的热爱正是物本身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体现。物在其中发挥了调动情绪的作用,当粉丝们一齐挥舞着荧光棒的时候,粉丝们的情感随着光涌动起来,感染着周围人的情绪。统一的应援模式不仅凝聚了共同的情感还塑造了行动的秩序。即使是在虚拟的线上空间进行投票打榜等行动也是情感的一种投射体现了粉丝们对偶像的支持与维护也反映了偶像工业运作的商业模式与资本策略了解这一点或许能让我们对粉丝应援的行为给出一个更公平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