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机房搬迁不仅仅是设备的简单移动,而是涉及网络系统和存储系统的安全平稳迁移,不能影响生产应用的正常运行。表面上看似只是IT人员的搬运工作,实则是一项高度集中的体力和脑力结合的项目。现将机房搬迁的一般步骤介绍如下:
一、新机房的准备工作
1. 确认设备的布局,包括墙面的设计、专用空调的安装等。
2. 设计综合布线,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并提前规划新机房的综合布线、配线系统等准备工作。
3. 设置正确的物理环境,确保场地封闭、防火、防盗、防静电、适当的通风、温度与湿度的控制等。
4. 设计合理的网络结构,考虑是否沿用现有拓扑结构或重新设计,同时考虑与旧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搬迁规划
1. 机房搬迁涉及大量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以及软件问题和新的IP分配等。一个完整合理的搬迁规划是必要的。
2. 在进行规划时,提供如下材料:机房的网络拓扑图、设备连接图和线路分布图(细到每个设备和每条线路的连接)、应用描述以及服务时间等。
3. 注意问题:如果新旧机房的网络配置有所改变,需提前作新网络的规划;考虑VPN、VLAN的划分,DHCP和DNS的配置等;合理分配新IP对应相应的域名和服务器;做好IP更换脚本。
三、机房各系统的备份
1. 在搬迁前,对现有的服务器设备进行全面检测,包括硬件和软件。
2. 针对硬件设备的检测,记录详细的配置信息,为搬迁中可能出现的硬件故障做准备。
3. 针对服务器软件应用进行检测,减少因软件问题产生的停机时间。
4. 数据的备份是至关重要的,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服务器配置参数、网络设备等的数据备份。
四、设备的文档准备
1. 对设备进行分类统计,包括UPS、配线架、核心交换机、服务器、防火墙、存储设备等。
2. 统计设备的IP地址(包括公网和私网)及路由情况,给出对应的表格记录文档。
五、搬迁设备的标识工作
为设备贴标签,标识设备的名称、功能、位置等。所有设备,线缆都要贴标签,接口的配置也要有文字说明。标识完成后,做好备份工作。
六、设备的拆除、打包、运输
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设备的拆除和电缆的拆除,注意各部件的拆卸步骤和设备的规范。使用专门的保护装置如线槽保护电缆,并在各个责任人的共同下装车运输。注意设备的碰撞问题。
七、新机房设备的重新安装
1. 物理安装:确定设备放置位置,检查电源等相关事宜后进行物理连接。注意区域规划及机柜的有效固定。
2. 设备加电系统核查:完成物理连接后,为设备加电,进行加电后的系统软硬件检查。
八、检测与验收
设备重新安装后,进行以下检测与验收工作:
1. 服务器状态的恢复,检查数据是否损坏或丢失。
2. 进行相关的IP地址、DNS设置及软件调整。
3. 进行全网设备连通性的测试。
4. 进行应用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 所有的设备重新启动,检查设备运行的质量等指标是否达标。
6. 进行验收并纪录相关的日志。
以上步骤仅为一般指导,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搬迁过程中务必谨慎细致,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设备的安全。九、重要注意事项概览
在我们的系统迁移过程中,以下几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以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1. 选择适当的搬迁时间:鉴于系统需要实时、不间断运行,我们计划选择假期或工作日凌晨2-进行搬迁,此时访问量较低,对业务影响最小。特别是考虑到长假期间进行迁移更为合适。
2. 设备标签的保护:在搬迁过程中,每个设备的标签都是关键。特别是光纤等线缆的标签,一旦脱落或错位,可能对整个网络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必须妥善保护这些标签。
3. 数据的完整备份:在系统迁移前,对各个系统的数据(包括磁带机备份)进行完整性和正确性的检查,确保数据的万无一失。
4. 预先制定测试方法:搬迁完成后,各类设备应有明确的测试步骤和方法,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5. 应急方案的制定: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如主机、网络核心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或电源意外断电等,我们应事先制定应急处理方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6. 责任明确到人:整个搬迁过程中,每个步骤都应明确负责人。从设备的运输、装箱、登记、发货到收货等,都要有专人负责,确保无误。
7. 确保新机房条件完备:在搬迁前,必须确保新机房的市电供应和货运电梯工作正常。只有当所有准备工作充分完成,才能开始实际的搬迁工作。
以上各项事宜,都需要我们认真准备和细心执行,以确保系统迁移工作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