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网购尚未盛行时,购买渔具主要依赖渔具店。一些店主不仅店主擅长钓鱼技巧高超,向新手买家提供参考建议也是个不小的优势。然而随着网络购物的迅猛发展及自媒体渠道的广泛覆盖,传统渔具店的生意日渐黯淡。
上个月,小区附近一家渔具店黯然关门。其实它的生意早已不如从前,这关门的结果在意料之中。在店主挂出转让的牌子之前,我曾好奇询问其原因,店主坦言:“现在网购太多了,生意不好做”。由于这家渔具店距离小区较近,时常会前去购买饵料应急。对于它的经营模式我也有所了解,这关门真的是因为网购的冲击吗?还是店主的经营问题?
我通常在渔具店购买的主要是饵料和一些小配件。例如蓝鲫、九一八等品牌的饵料,价格相对正常。但我也注意到,店内一些不知名的饵料品牌被置于显眼位置,这些饵料的价格与常见品牌相当。每次购买饵料时,店主都会热情推荐这些“效果显著”的饵料,并声称有钓友反馈极佳。但实际效果如何呢?只能说饵料状态常有问题,这其中的真相耐人寻味。
值得一提的是,多数渔具店主自身钓鱼技术高超,但他们不一定都如此。楼下这家渔具店便是个例外。尽管店主谈论钓鱼头头是道,但细听之下却不难发现其并不真正懂得钓鱼!附近另外两家渔具店中,有一家生意兴隆,其店主不仅是钓鱼高手,还擅长饵料的搭配及应对鱼情。并且拥有钓鱼群,与钓友分享钓技与钓位。
一些生意兴隆的渔具店内,常有钓鱼人驻足。其原因有二:一是为了寻找钓位,这些店主熟悉附近水域的出鱼点;二是他们擅长交流,能吸引钓友驻足聊天、购买渔具。
至于“看人卖东西”,这在渔具行业也不少见。之前同事在某家店内购买鱼竿的经历便是一例。同事新手入门,追求轻、快、能钓大鱼的理想鱼竿。店主推荐了一款中等价格的产品,但实际上老钓手都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期望。类似的情况让新手们吃亏不少。
钓鱼人其实并不懒,他们对钓鱼充满热情。但有些渔具店店主似乎并不如此。如小区附近的这家渔具店,开门时间较晚、关门时间较早,周末也不例外的做法让一些钓友不满。另外还有些店主过于抠门,不太愿意给顾客优惠或赠品。这些都影响了顾客的购物体验。
综上,这家渔具店的关门不仅仅是网购冲击的结果。饵料价格高、店主钓鱼技术不佳、看人卖货、营业时间不合理以及抠门的经营方式都是导致生意不佳的原因。相比之下,另外两家店的成功则源于店主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顾客服务。那么你认为这家渔具店关门是因为店主经营不善还是网购的冲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