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下一句是什么

2025-03-2015:23:52综合资讯0

秋分记事

9月23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秋分。这一天,昼夜均等,寒暑平衡,正如古人所言:“秋分者,阴阳相半也。”

秋分之日,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这一天,不仅平分秋季,更标志着日夜时间均等之后,夜渐长日渐短的趋势。

在此之前,人们经历了收割、晾晒、归仓的繁忙时节。而秋分这天,民间有一种特殊的习俗——“送秋牛”。能说会唱的人们,会制作“秋牛图”,图上印有节气农事和农夫耕田的图样。他们携带此图,向人们诉说秋耕的事项和各种吉祥话儿,提醒大家不要错过农时。这一习俗也被称为“说秋”,而擅长此道的人则被称为“秋官”。

秋分之时,也标志着一些独特的自然现象。比如“雷始收声”,不再打雷;“蛰虫坯户”,蛰虫开始准备过冬;“水始涸”,河流舒缓,水流不再湍急。这些都是秋季特有的韵味。

秋分还与诗词中的七种秋调息息相关。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秋之清新;薛昂夫的《西湖杂咏·秋》展现了秋之酣畅;张孝祥的《西江月·阻风山峰下》让我们感受到秋之浪漫;曹操的《观沧海》则展现了秋之豪迈;李煜的《相见欢》和柳永的《雨霖铃》分别表达了秋之寂寥和秋之哀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则描绘了肠断天涯的秋之羁愁。

这些诗词和习俗,都展现了人们对秋分的独特情感和体验。秋分不仅是节气的标志,更是文化的传承和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深深感慨。